[实用新型]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78066.5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媛媛;盛沛;胡春肖;贾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生物 除臭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预洗池与生物池通过第一除雾器连通,使从预洗池流出的气体经过第一除雾器除雾后进入生物池,有效降低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含水量,避免进入生物池中的气体的湿度过大,同时由于第一除雾器与预洗池连通,第一除雾器从气体中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回到预洗池,降低预洗池的水分流失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及生物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除臭法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除臭方法,其通过在生物填料上培养微生物膜,臭气流经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时,由于污染物在气、液相之间存在浓度梯度,使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此时微生物膜一方面以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经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恶臭物质分解,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简单有机物,以达到除臭的目的。
目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主要包括预洗池和生物池,通过在将臭气通入生物池前经预洗池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将臭气中包含的可溶物以及颗粒物去除,同时提高臭气的湿度,从而能够保证微生物更好的生长、繁殖,然而现有的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中,臭气在经过预洗池后会带走大量的水分,从而需要经常性地对预制池补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能够降低臭气从预洗池带走的水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系统,其能够降低臭气从预洗池带走的水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其包括预洗池、生物池以及第一除雾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连通,以通过所述第一除雾器降低从所述预洗池进入所述生物池的气体的含水量,且经所述第一除雾器去除的水分能够回到所述预洗池。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雾器包括多个除雾球,所述除雾球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叶片。
可选的,所述除雾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所述叶片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半球的第一叶片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半球的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一半球和所述第二半球的周向,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交替设置。
可选的,所述除雾球包括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空心的所述除雾球。
可选的,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生物池的出口处的第二除雾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除雾器包括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板片,相邻两个板片之间形成供所述气体流动的除雾通道,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除雾通道具有多个弯折段。
可选的,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箱体、预洗区填料和生物区填料,所述箱体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预洗区填料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以形成所述预洗池,所述生物区填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以形成所述生物池,所述第一除雾器设置在所述预洗池与所述生物池之间。
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壁的两端;所述强化除雾生物除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且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顶壁间隔设置以形成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除雾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除雾器位于所述预洗池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惠斯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8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