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66844.9 | 申请日: | 2020-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3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铁红 |
| 主分类号: | B65D77/20 | 分类号: | B65D7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合 酱状体 包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包括盒盖和两个及两个以上带有边缘的储酱盒,储酱盒的非共用边缘与盒盖进行密封结合连接,相邻的储酱盒的共用边缘与盒盖进行部分密封结合,相邻的储酱盒的共用边缘与盒盖未密封结合的部分在盒盖与两个储酱盒之间形成相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相对应的盒盖外表面上设置凸形槽,所述的凸形槽在打开盒盖进行折叠时形成突破口。本实用新型密封严紧,在盒盖非折叠的情况下不易泄露,因为是相邻盒体是半密封结构,通过设置盒盖外表面上设置凸形槽,折叠时通孔内的气体向凸形槽施压,凸形槽因为压缩突起比盒盖的其它部分薄,更易形成突破口,而且通过非密封的通孔,两种酱状体可以外力挤压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性酱状体的包装盒,盒体与盒盖完全密封包装,在食用该酱状体时,因为封闭式密封严格外力不易撕开,一般情况都需要利用剪刀或者刀子进行剪开或划开,而这些剪刀非常容易接触到食用酱,酱状体会受到污染。如果盒体与盒盖未严格密封时,在运输或者移动时,因为密封不严格容易造成酱状体泄露,仍然会污染酱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该实用新型在严格密封时,通过人工外力折叠在盒盖中部形成突破口,通过突破口能够轻松打开盒盖,因为突破口较小,不会因为外力作用使得整体酱状体喷出,进而不会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的盒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带有边缘的储酱盒,所述的储酱盒的非共用边缘与盒盖进行完全密封结合连接,所述的相邻的储酱盒的共用边缘与盒盖进行部分密封结合连接,所述的相邻的储酱盒的共用边缘与盒盖未密封结合的部分在盒盖与两个储酱盒之间形成相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相对应的盒盖外表面上设置凸形槽,所述的凸形槽在打开盒盖进行折叠时形成突破口。
优选地,所述的盒盖上的突破口处设置利于储酱盒相对折叠的断点式折叠痕线。
优选地,所述的盒盖外表面上设置防滑突槽。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储酱盒的之间通孔正对应的盒盖上的凸形槽的宽度大于凸形槽在盒体的其它部分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盒盖为硬塑性材料,所述的盒体为软塑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相邻的储酱盒的共用边缘与盒盖形成正T形和倒T形密封结合,所述两个储酱盒之间的通孔形成于正T形和倒T形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防滑突槽分布于折叠痕线的两侧,所述的防滑突槽为线条形或者圆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塑封食品酱状体包装不易撕开的问题,通过折叠盒盖,设置在盒盖上的凸形槽通过折叠痕线进行折叠,由于突起是盒盖本身的材料压缩,压缩处凸形槽的材料比盒盖其他部分材料薄,同时相邻的储酱盒之间的共用边缘与盒盖进行部分密封结合,未密封的部分在两个盒体之间与盒盖形成通孔,因为折叠时受压时,通孔处存有气体,受压时向外传递压力,使得通孔上方的盒盖处受力较大,即盒盖上的凸形槽最薄处最先破裂形成突破口,通过突破口就能轻松打开硬塑盒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混合的酱状体的包装盒的打开盒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铁红,未经周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6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电流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