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53545.1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田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柏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环境 感知 传感器 台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联汽车实训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包括台架箱座,所述台架箱座的正面活动安装有侧面活动板,所述台架箱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盖座,所述台架箱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气连接座,该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通过设置铰接装置、电气连接座以及液压杆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实训完以后,直接将上部盖座进行盖住,防止正面的显示器等被破坏,通过设置转动辊、传送带以及收集槽的配合,使得人们可以将缩小的路面两侧事物进行走动,进而使得多线激光雷达以及单线激光雷达对其进行感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联汽车实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了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充分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能综合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行驶的新一代智能汽车,它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之一。
在就行智能网联汽车的驾乘环境进行实训时,需要使用到实训台架,目前使用的实训台架就是安装了多种环境传感器,然后与实训车辆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传递,实训台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工控机需要接收大量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容易使得工控机产生大量的热,然而现有的实训平台直接将工控机置于一个密封的环境内,容易导致工控机的寿命变短,同时在进行雷达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汽车行驶路面的事物进行感知,导致实训的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具备可为工控机进行大幅度散热,保证工控机的使用寿命,可以在室内进行路面两侧情况的模拟,进而使得雷达设备能够对路两侧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包括台架箱座,所述台架箱座的正面活动安装有侧面活动板,所述台架箱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部盖座,所述台架箱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气连接座,所述电气连接座的顶部与上部盖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部盖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上部盖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操作按键,所述台架箱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的侧面与上部盖座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上部盖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单线激光雷达,所述上部盖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线激光雷达。
优选的,所述台架箱座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台架箱座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工控机,所述台架箱座内腔的底部位于工控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台架箱座内腔的底部位于散热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散热装置的侧面固定连通,所述台架箱座内腔的底部位于循环泵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冷凝剂箱,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与冷凝剂箱的侧面固定连通,所述冷凝剂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散热装置的侧面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部盖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上部盖座的顶部位于转动辊的侧面开设有收集槽。
优选的,所述多线激光雷达以及单线激光雷达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网联汽车驾乘环境感知传感器实训台架,通过设置铰接装置、电气连接座以及液压杆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实训完以后,直接将上部盖座进行盖住,防止正面的显示器等被破坏,通过设置转动辊、传送带以及收集槽的配合,使得人们可以将缩小的路面两侧事物进行走动,进而使得多线激光雷达以及单线激光雷达对其进行感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柏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柯柏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3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板连接挂件
- 下一篇:一种水利用防堵管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