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41829.9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一;李文钧;岳克强;刘昊;孙洁;潘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9;G01R31/371;B60L53/31;B60L53/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充电 电池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存储模块、LORA通信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板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池检测模块、存储模块、LORA通信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双向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电阻R2、R3、R4,电容C4、C5、C6、C7、C8、C9 和晶振Y1,所述芯片U1分别与电源模块,电池检测模块,存储模块,LORA通信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芯片U1分别与电阻R2、R3、R4、电容C4、C5、C6、C7、C8、C9 和晶振Y1相连接,所述芯片U1、电容C4、C5、C6、C7、C8、C9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包括芯片U4、电阻R5、电容C6和电容C10,所述芯片U4分别与电阻R5、电容C6、电容C10相连接,所述电容C10和芯片U4均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芯片U2、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芯片U2分别与主控模块,电容C1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芯片U2和电容C1均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ORA通信模块包括芯片U3、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L1,所述芯片U3分别与主控模块,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芯片U3,电容C2和电容C3均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包括串口通信端口P1,所述串口通信端口P1分别与主控芯片和电源VCC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5、电容C16、C17、C18、C19和二极管D1,所述芯片U5分别与电容C16、C17、C18、C19和二极管D1相连接,所述芯片U5、电容C16、C17、C18、C19和二极管D1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1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印刷线路板引脚修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沥青刮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