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生命支持血液流转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0326957.6 申请日: 2020-03-16
公开(公告)号: CN212490965U 公开(公告)日: 2021-02-09
发明(设计)人: 付天翔;石悦;孙志全;俞世强;金振晓;刘鸿箫 申请(专利权)人: 美茵(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1/36 分类号: A61M1/36;A61M1/38;A61M60/113;A61M60/232;A61M60/508
代理公司: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代理人: 宋红宾
地址: 101102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体外 生命 支持 血液 流转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生命支持血液流转装置,包括:离心泵、氧合器、传感器、流道环路、传感器和驱动系统;将离心泵、氧合器和驱动系统集成在一个装置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集成化、一体化、便携化,并实现了集成后的高效的气体交换、降低其血液破坏程度。设备使用简便且可短时随床断电转运,极其适合急救、辅助情况的使用,普及程度高、操作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外生命支持血液流转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系统疾病群,而危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诱因中的主要因素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严重者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根据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ALI/ARDS 诊断标准,2005年美国ALI,ARDS发病率分别在每年79/10万和59/10万。近年来严重感染时ALI/ARDS发病率可高达25%~50%,大量输血可达40%,多发性创伤达到11%~25%。另外,危险因素持续作用时间越长,ALI/ARDS的发病率越高,危险因素持续24、48及72h时,ARDS患病率分别为76%,85%和93%,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患。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ECMO最早于1972年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外科医生罗伯特·巴列特(Robert H.Bartlett)首次成功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其技术也更加成熟。ECMO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如心脏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也可用于短期心肺支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完全的心肺功能替代(V-A ECMO,静脉-动脉模式)或者仅替代肺功能(V-V ECMO,静脉-静脉模式),以维持患者生命,为心肺移植、功能恢复、乃至维持患者生命争取时间。

ECMO系统通常包含有提供输入流量的血泵、供给氧气的膜式氧合器、涂有肝素并预充的连接管道、维持血液温度的变温水箱和各种检测设备,如血氧饱和度、静脉管路负压检测等。市面上的ECMO系统的体积庞大,结构操作复杂,多用于长期维持生命,不利于紧急救护中使用。同时因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成本过高,无法快速普及应用,仅可用于少量大型医疗中心,操作人员也需要大量经验才能够在临床应用中使用。

血液透析、过滤系统通过桡动脉引流等方式,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特定方法滤除血液中某些成分或加入某些特定成分,完成患者的治疗方案。

血液透析或过滤系统的血液引流量较小,且为滚压泵系统容易造成血液损伤,且没有氧合器不能完成体外血液氧合,不能用于缓解肺部呼吸困难症状。如强行接入氧合器,在相同血流量下滚压泵更易产生血液损伤,使用效果远差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低损伤离心泵;并且由于引流量不够血流速度较低,导致氧合器内血栓的生长,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

因此,便携化、简易化操作的设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有利于减少操作人员培训时间,增加操作人员,有力于设备的快速普及,有利于急救工作的有效进行,或需要大量使用的情景下,以拯救患者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体外生命支持血液流转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茵(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未经美茵(北京)医疗器械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6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