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废水处理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2239.1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官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嘉盛涂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废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废水处理池,涉及废水净化,旨在解决废水在曝气处理使废水激荡而影响后续沉淀操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圆盘状的池体,池体自其圆心处向其圆周依次设置有呈阶梯设置的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生物分解池的底端设有若干曝气管,生物分解池和沉淀池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减缓废水流速的缓冲部。本实用新型中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呈阶梯端,使废水通过溢流的方式依次流过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解决了水流湍急或者曝气作用下影响后续沉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废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区或社区内产生的废水也日趋严重,这些废水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目前有针对废水通过曝气的形式进行处理,通过曝气的方式将空气中的氧向液体中转移,增加池内的溶解氧,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保持池内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但曝气处理时,通过在曝气池的底端通入空气,使曝气池内的气体向水面移动,水在空气的作用下“沸腾”,并且曝气处理后的废水还要经过加药沉淀处理,而湍急的废水流入沉淀池容易“搅拌”沉淀池内的沉淀物,从而影响悬浊物的沉淀,进而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废水处理池,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呈阶梯端,使废水通过溢流的方式依次流过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解决了水流湍急或者曝气作用下影响后续沉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废水处理池,包括呈圆盘状的池体,所述池体自其圆心处向其圆周依次设置有呈阶梯设置的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所述生物分解池的底端设有若干曝气管,所述生物分解池和沉淀池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减缓废水流速的缓冲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盘状的池体自圆心向圆周方向形成格栅池、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使废水能通过格栅池过滤除去废水中大件的垃圾和杂质,并且依次流入生物分解池、沉淀池和消毒池,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并且生物分解池和沉淀池之间形成有缓存部,当废水经生物分解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并从生物分解池的边沿流向沉淀池时,能减缓废水的流速,从而避免废水冲击沉淀池内的沉淀的悬浊物而影响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部设有若干呈梯形的凹部,若干所述凹部的水平位置自池体的圆心向其圆周逐渐降低,所述凹部的小端头朝向池体的底端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部内设置有梯形的凹部,且若干凹部的水平位置逐渐降低,从而当废水从生物分解池溢出至凹部时,能通过凹部不断起到缓冲阻流的作用,使废水缓缓的流入沉淀池,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曝气管呈环形,所述沉淀池靠近生物分解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加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呈环形的曝气管,能增加生物分解池内的曝效果,增加水中溶解氧,为水处理微生物提供氧气,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的靠近消毒池的一侧顶端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活性炭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沉淀池的池壁顶端开设凹槽,便于活性炭过滤板的安装,并且从沉淀池溢出的废水能通过活性炭过滤板进一步进行过滤,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使沉淀后的废水更洁净,便于后续的消毒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池的池壁上开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泄水孔,所述格栅池内设有倾斜设置的粗滤格栅,所述粗滤格栅呈圆台状,所述粗滤格栅的小端头与格栅池的底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嘉盛涂装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嘉盛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2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