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97554.3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E03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路面 平缘石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包括在透水路面的边缘设置的排水暗沟结构,排水暗沟结构的顶部沿纵向拼接覆盖平缘石单元,各平缘石单元的底部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排水口;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还包括自透水路面边缘向下竖直设置的跌水井,跌水井与排水暗沟结构连通设置,跌水井的顶部设置透水井盖;跌水井的底部设置横向雨水管,横向雨水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跌水井的内腔连通,横向雨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雨水检查井与雨水管道连通。该系统能解决透水路面机动车道边缘设置平缘石时下渗路面雨水难以排出的问题,其能同时满足雨水“渗”和“排”的要求,使得透水路面的应用范围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和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出发的一种可持续城市建设模式,其中城市道路、广场等硬质路面采用透水铺装是重要的海绵城市技术手段。目前透水铺装一般都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由于干燥收缩的问题,比普通水泥混凝土更容易使路面发生开裂,很少采用。
透水铺装有很多好处,减少道路雨水径流,中小雨时雨水直接渗透进入路面层,路表不会形成水膜,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但若是雨水继续下渗到路面基层、路基层,会对道路整体强度、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目前机动车道的透水铺装基本都只有面层采用透水结构,基层、路基层不透水,并且层间设置不透水封层,防止雨水下渗。渗透到透水面层内部的雨水,一般有几种排水流经:(1) 有机非隔离带的道路,机动车道边缘的立缘石间隔设置开口,渗透雨水沿道路横坡流至立缘石受阻,然后顺着道路纵坡流到立缘石开口处,流入机非隔离带,再通过隔离带中的溢流井排入雨水管道系统;(2)机动车道外侧是人行道、或者机非隔离带不允许雨水汇入的情况下,一般在机动车道外侧立缘石下设置排水沟,立缘石间隔设置开口,雨水流经路缘石开口跌入排水沟,排出道路。
但上述情况是针对机动车道边缘不设置平缘石的情况,而国内很多城市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线型诱导效果、提醒车辆行驶时注意侧向安全距离,以及道路整体的视觉效果,会在机动车道边缘设置平缘石。渗透到透水面层的雨水被平缘石阻碍,无法通过上述途径排出下渗雨水。若采用预制透水混凝土平缘石,同样由于其干燥收缩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平缘石与路面、立缘石脱离,形成明显纵向裂缝,以及高程差,所以目前市场上基本不采用透水混凝土平缘石。路面边缘不设置平缘石时的下渗雨水排出方案较为成熟,但设置平缘石时,下渗雨水的排出研究较少,导致透水路面的应用范围有所不足。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解决透水路面机动车道边缘设置平缘石时下渗路面雨水难以排出的问题,能同时满足雨水“渗”和“排”的要求,使得透水路面的应用范围更加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包括在透水路面的边缘设置的排水暗沟结构,所述排水暗沟结构的顶部沿纵向拼接覆盖平缘石单元,各平缘石单元的底部间隔设置多个横向排水口;所述透水路面平缘石排水系统还包括自透水路面边缘向下竖直设置的跌水井,所述跌水井与所述排水暗沟结构连通设置,所述跌水井的顶部设置透水井盖;所述跌水井的底部设置横向雨水管,所述横向雨水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跌水井的内腔连通,所述横向雨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雨水检查井与雨水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平缘石单元的底端两侧分别向内设置开口槽道,开口槽道沿横向贯通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平缘石单元的开口槽道拼接形成所述横向排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缘石单元采用C30混凝土预制,采用C10配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槽道的横截面尺寸为 6cm*6cm,相邻开口槽道拼接形成12cm*6cm的横向排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97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电器
- 下一篇:一体化硬质共聚焦显微肛肠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