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76559.8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升清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氧化 脱硫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包括成流水线设置的反应塔、硫沫槽和硫磺存储槽,硫沫槽通过硫浆泵将硫磺与络合铁药剂的混合液泵送到硫磺存储槽,通过药剂泵将硫磺存储槽内液体沉淀后,上层的络合铁药剂输送回硫沫槽中;硫沫槽的底部设有扰动组件;硫沫槽和反应塔通过第一贫液泵连通,并将硫沫槽内的喷液泵回到硫沫槽内,反应塔的下端设有入气口,反应塔的下端设有排液口且连通到硫沫槽内。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药剂的精准加入避免药剂的浪费,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减低了运行和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安全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主要应用领域为天然气、煤层气开采以及医药尾气处理。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主要在燃气制造、合成氨工业、煤气造气、污水处理厂、造纸厂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各燃气中硫化氢含量因工艺、原料不同有所差异,对设备和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为此,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不同环境下的浓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脱硫处理。
传统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系统的药剂循环泵布袋式离心机和风机的启停,加药和硫磺脱出都采用人工定时操作,工作量较大同时由于采用人工作业很难实现药剂的准确加入,导致药剂浪费两较多,硫磺采用布袋式离心机人工操作,脱硫效率低,操作安全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实现药剂的精准加入避免药剂的浪费,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减低了运行和人工成本,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安全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湿式氧化法脱硫化氢控制系统,包括成流水线设置的反应塔、硫沫槽和硫磺存储槽,所述硫沫槽通过硫浆泵将硫磺与络合铁药剂的混合液泵送到硫磺存储槽,通过药剂泵将所述硫磺存储槽内液体沉淀后,上层的络合铁药剂输送回硫沫槽中;
所述硫沫槽的底部设有扰动组件;
所述硫沫槽和反应塔通过第一贫液泵连通,并将硫沫槽内的喷液泵回到硫沫槽内,所述反应塔的下端设有入气口,所述反应塔的下端设有排液口且连通到硫沫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贫液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硫沫槽内部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贫液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塔的中下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贫液泵将液体从硫沫槽泵送到反应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贫液泵的两端并联设置有第二贫液泵。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塔上端的出气口与汽水分离器连通设置,气体通过汽水分离器上端的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硫沫槽的一侧设有加水箱、硫磺沉降剂箱、消泡剂箱、碱液箱及络合铁浓缩剂箱,所述加水箱、硫磺沉降剂箱、消泡剂箱、碱液箱及络合铁浓缩剂箱均匹配设置一个加药泵和一个电子液位计,所述加药泵与电子液位计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中心为PLC控制程序,电子液位计实时显示各个药剂箱的药剂液位,通过PLC控制程序将药剂液位信号发送到操作人员手机上,所述加药泵设置在所述硫沫槽一侧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扰动组件为与所述硫沫槽的下端连通的风机,所述风机设在硫沫槽远离硫磺存储槽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升清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众升清源(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76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骨科手术室的肢体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都市鱼菜共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