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端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7711.6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2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赵浩东;浦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2;H01R13/50;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结构,涉及汽车电子部件。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压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对配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且远离所述压接部一侧;倒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向远离所述本体两侧方向伸出;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若干插接孔,并列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若干窗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插接孔垂直;若干卡口部,与所述倒刺部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并向所述插接孔方向伸出;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导电端子一体冲压而成,减少叠边工艺,且提升了强度;同时导电端子和壳体通过倒刺结构固定,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导电端子将轮速传感器与汽车蓄电池连接在一起,起到传递轮速传感器电信号和导电的作用;导电端子的壳体主要将导电端子固定于一合理适当的安装位置。
传统的导电端子同一板材料厚的材料冲压后采用叠边的方式加工而成,这种方法会存在与对其插端装配时使叠边翻起而产生装配失效的情况,而且端子加工工序增加了叠边的工序,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毛刺和飞边,使不良品数多变多,同时加工设备和刀具易磨损,飞边和毛刺也会是导电端子存在电镀不均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导电端子结构,通过导电端子结构中的导电端子安装固定于壳体内部,实现轮速传感器与汽车蓄电池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更强,解决传统的导电端子采用叠边的方法再与壳体进行装配的问题,减少叠边工艺,且提升了强度;同时导电端子和壳体通过倒刺结构固定,可靠性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导电端子结构,应用于汽车轮速传感器,包括: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
本体;
压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一端;
对配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且远离所述压接部一侧;
倒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向远离所述本体两侧方向伸出;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若干插接孔,并列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若干窗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插接孔垂直;
若干卡口部,与所述倒刺部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并向所述插接孔方向伸出;
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一防水筋。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冲压而成。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为磷青铜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表面电镀一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层为锡。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尼龙材料一体注塑而成。
优选的,所述插接孔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压接部为U形压接部。
优选的,所述卡口部为2个。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导电端子一体冲压而成,减少叠边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且易修改尺寸;同时导电端子和壳体通过倒刺部和卡口部进行过盈装配固定,本导电端子结构连接可靠性好;壳体5采用一体注塑而成,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在注塑过程中采用防水筋,提升了本导电端子结构的防水和防漏电短路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7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不锈钢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板式湿空冷器的捕雾疏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