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尾水沟渠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65901.4 | 申请日: | 2020-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吕业坚;肖珊;叶香尘;滕忠作;莫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水沟 循环 处理 系统 | ||
一种养殖尾水沟渠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沉淀沟渠、集污锥底圆池、曝气池和生态塘;尾水管与沉淀沟渠的一侧连通,沉淀沟渠的另一侧通过栅栏与集污锥底圆池的一侧上部连通形成切向进水通道;集污锥底圆池的另一侧上部通过一级过滤坝与曝气池的一侧上部连通;曝气池的另一侧上部通过二级过滤坝与生态塘连通;集污锥底圆池底部通过排淤管连接有抽淤设备;集污锥底圆池中部放置有水下紫外线灯;沟渠段的进水端底部水平设置,出水端的底部凹陷并向出水端倾斜,且出水端的左右两侧向中间倾斜,形成斜槽;每个斜槽低端都设置有备用排污管;沟渠段内根据尾水特点放置有生物毛刷、净水鱼类和生态基带中的一种以上。本系统尾水净化效果佳,维护及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尾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养殖尾水沟渠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水资源会很快成为限制许多行业的因素,食品生产所需的营养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东南亚国家对高质量水产品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捕捞业将保持现状或呈下降趋势,养殖水产品将占主要市场。同时农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用水成本增加,环境压力加大,21世纪农业生产的最大挑战是利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3倍以上的产品。世界银行全球渔业计划-2030年渔业项目初步提出:今后10-15年世界水产养殖量必须增加100%,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池塘养殖、水库养殖和河道网箱养殖一直来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但网箱养殖一般适合河道面宽水深之水域,而池塘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相对网箱养殖则低得多。近年来由于国家生态环保的压力,当前江河水库网箱全面禁养、提倡绿色环保和集约化养殖,池塘养殖也顺应成为主打的水产养殖方式。然而,由于国家生态环保的压力,传统池塘养殖面临着尾水达标排放严格、水资源利用紧张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减少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尾水排放,是淡水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低碳、高效、环保的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现代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故需要一种养殖尾水处理循环利用技术,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养殖尾水处理循环利用技术,例如:
1、中国专利: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申请号:201910852773.5,申请日2019.09.10,申请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地址:313000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杭长桥南路999号,发明人:原居林、刘梅、倪蒙、练青平、郭爱环、顾志敏,摘要:本发明涉及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内陆淡水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一种养殖池塘尾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生态沟渠或管道连通养殖池塘的沉淀池、与沉淀池连通的用以调节水中含氧量的曝气池、以及与曝气池相连通的生态池,经过净化循环的尾水可以达标排放或循环进入养殖池塘利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连通处以及所述曝气池与所述生态池连通处均设置有过滤坝。本发明不但能有效净化养殖尾水改善周边水环境,而且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率达50%以上,一次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
2、中国专利:一种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申请号:201720917397.X,申请日:2017.07.26,专利权人:长兴龙青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地址:313100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南杨村小中施,发明人:洑月龙、王绍杰、王金星,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过程中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养殖池、污水池、修复池、鹅卵石过滤池、生态池、输水管道以及水泵,养殖池、污水池、修复池、鹅卵石过滤池和生态池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养殖池的出水口与污水池的进水口相连,污水池的出水口与修复池的进水口相连,修复池的出水口与鹅卵石过滤池的进水口相连,鹅卵石过滤池的出水口与生态池的进水口相连,生态池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养殖池的进水口相连,水泵设置在输水管道上,修复池内种植有净水植物,并设置有芽孢杆菌投放装置。养殖池中产生的尾水通过污水池、修复池、鹅卵石过滤池和生态池的处理后,返回至养殖池中进行回用,从而实现了尾水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65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