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轿厢的快调平对重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58590.9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高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恒 |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7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调平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轿厢的快调平对重模组,主要涉及特种设备领域。包括对重架,所述对重架上配合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上下贯通的设置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对应的调整块,所述对重架的底部设有能够抽拉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抽出对重架时,所述调整块能够从对重架的底部落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实现对曳引及轿厢的的快速、简单调平,大大提高调平精度,显著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轿厢的快调平对重模组。
背景技术
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平衡作用。对重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都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对重架用槽钢或用3~5mm钢板折压成槽钢形后和钢板焊接而成。由于使用场合不同,对重架的结构形式也略有不同。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同时,对重架所用的型钢和钢板的规格也不同。用不同规格的型钢作对重架直梁时,必须用与型钢槽口尺寸相对应的对重铁块。为了使对重装置能对轿厢起最佳的平衡作用,必须正确计算对重装置的总重量。对重装置的总重量与电梯轿厢本身的净重和轿厢的额定载重量有关,所以对重块的安装数量,是通过轿厢的自重以及额定载重进行计算获得的,只能够取自然个数。故针对现在不同规格额定载重的轿厢,现在常用的对重铁块有50kg、75kg、100kg、125kg等几种,这种通过单一固定重量来进行平衡调整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一方面,对重的调整是比较复杂和危险的施工过程,一般在电梯安装的时候会对对重安装好。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加装多次内部装饰和设施,这些加装设备、装饰件的重量都不小,最好都要对对重根据装饰加装情况进一步的调整,这就大大增加了电梯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另一方面,收到对重块自重的局限,调平的精度无法达到其自重及以下的重量进行调平,调平的精度太低。也是基于此,较小轿厢就无法配合大重量型号的对重块,造成对重块由于其重量不同而分为数十种型号,非常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轿厢的快调平对重模组,它实现对曳引及轿厢的的快速、简单调平,大大提高调平精度,显著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轿厢的快调平对重模组,包括对重架,所述对重架上配合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上下贯通的设置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对应的调整块,所述对重架的底部设有能够抽拉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抽出对重架时,所述调整块能够从对重架的底部落下。
所述对重架包括对称设置于左右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两片上夹板前后固定,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两片下夹板前后固定,所述下夹板上设置安装孔,所述调节架贯穿设置在安装孔内。
所述上夹板的顶侧边缘向对延伸形成用于支撑对重块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配合孔的宽度。
所述调节架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下夹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左右对称的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呈矩形框架结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第一支撑板的前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居中的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配合有大螺母,所述螺杆贯穿过孔,使调节架贯穿位于安装孔内,且连接板限位在安装孔的前侧,第一支撑板限位在两个下夹板之间的位置。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及底面上固定有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及底面上固定有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均为平面保持架,且滚针的滚动方向的轴线左右水平。
所述安装孔的上下两侧设有延长板,两侧延长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配合孔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恒,未经刘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58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