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患者型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39271.3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夏威;崔銀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4 | 分类号: | A61G1/04;A61B90/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患者型转运装置,包括护垫,所述护垫的下侧设置有底板,所述护垫的上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肢体进行限位固定的肢体限位结构;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腰部进行绑缚固定且位置可调节的腰部绑缚部件,通过护垫上设置的肢体限位结构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限位和位置固定,腰部绑缚部件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绑缚固定,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滚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里,转运急诊危重症患者做检查时,经常需要搬运和移动患者,如将病人转移至担架、平车,或从担架、平车转移至病床或手术台,费时费力,且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更会可能造成患者骨折处的错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007917.X的一种病人转运垫,该病人转运垫包括用于铺设在病人下方并承载病人转移的柔性垫体,柔性垫体的背面或侧面设有用于将柔性垫体固定在平车、担架或病床的固定机构,柔性垫体的正面设有用于约束病人的束紧机构,但是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限位和位置固定,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患者型转运装置,具备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限位和位置固定,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等优点,解决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法根据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位置固定,从而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患者型转运装置,包括护垫,所述护垫的下侧设置有底板,所述护垫的上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肢体进行限位固定的肢体限位结构;所述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腰部进行绑缚固定且位置可调节的腰部绑缚部件。
进一步,所述肢体限位结构包括插柱,所述插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护垫上按照阵列的方式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用于插入插柱的插孔。
进一步,所述腰部绑缚部件包括绑缚带和第一卡接头,绑缚带和第一卡接头的一端均通过调位结构安装在底板上;
所述绑缚带远离调位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的一端,弹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头,第二卡接头与第一卡接头配合卡接。
进一步,所述绑缚带与患者腹部接触一侧连接有腰部限位压垫,腰部限位压垫的下侧面为弧形面,所述腰部限位压垫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调位结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底板的外形呈长方形状,导向杆固定设置在底板沿宽度方向两侧边沿开设有的凹槽内,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绑缚带和所述第一卡接头分别与两个滑块彼此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提拉把手,所述底板靠近提拉把手一侧开设有取放凹槽。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侧开设有用于嵌设护垫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内部底面固定设置有加强肋,加强肋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护垫的下侧开设有与加强肋配合连接的嵌槽。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垫。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护垫上设置的肢体限位结构便于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限位和位置固定,腰部绑缚部件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绑缚固定,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滚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39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采样咽拭子套装
- 下一篇:一种防尘杀菌组件及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