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耐久性能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11371.5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符静;杜泽;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耐久 性能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耐久性能测量装置,涉及测量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阴极试验槽和可拆卸放置于阴极试验槽内的阳极试验套,所述阴极试验槽内设有用于承托阳极试验套的支架,还包括用于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密封性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氯离子从阳极试验套与混凝土试件之间的间隙穿过的可能性,从而确保测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耐久性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材料自身或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而氯离子是造成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现有的企业在测量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时主要是测量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现有的测量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装置如图1所示,将混凝土试件1装入阳极试验套2的底部,利用环箍3将混凝土试件1固定在阳极试验套2内,再将阳极试验套2倾斜放置于阴极试验槽4内,阴极试验槽4内设有用于承托阳极试验套2的支架5、向阴极试验槽4内注入阴极溶液,向阳极试验套2内注入阳极溶液,并将阴极板6放入阴极试验槽4内、将阳极板20放入阳极试验套2内,阳极板20和阴极板6连接有电源7。根据测出的电压绝对值、阳极溶液的初始温度和结束时的平均值、试件厚度、氯离子渗透深度的平均值等计算出混凝土的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从而判断混凝土的长期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试件1在加工时如果不够精准会导致混凝土试件1的外周侧壁与阳极试验套2的内周侧壁贴合的不够紧密,从而导致阳极试验套2内的阳极溶液从阳极试验套2与混凝土试件1之间的间隙中流入到阴极溶液中,或阴极溶液流入到阳极溶液中,从而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够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耐久性能测量装置,其具有能够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氯离子从阳极试验套与混凝土试件之间的间隙穿过的可能性,从而确保测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性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耐久性能测量装置,包括阴极试验槽和可拆卸放置于阴极试验槽内的阳极试验套,所述阴极试验槽内设有用于承托阳极试验套的支架,还包括用于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密封性的密封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结构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氯离子从阳极试验套与混凝土试件之间的间隙穿过的可能性,进而确保测量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精准的测量混凝土的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从而能够精准的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沿阳极试验套周向设于阳极试验套内周侧壁的密封圈,所述混凝土试件的外周侧壁设有供密封圈卡入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与密封槽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试件放入阳极试验套时,使密封圈卡入密封槽内,从而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的密封性,进而确保测量出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从而可准确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圈卡入密封槽内可增加阳极试验套的内周侧壁与混凝土试件外周侧壁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测量出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橡胶圈的横截面和密封槽的横截面均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11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