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8845.7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7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军;樊跃平;林义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齐昆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电子 组件 载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将产品取出并且进行分穴;包括前模、后模、承接板、油缸、支撑块、往复丝杠和横杆,后模位于前模后侧,油缸输出端与支撑块连接,支撑块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中部设置有转轴,转轴左端与承接板连接,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支撑块左侧壁底端设置有平台,平台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往复丝杠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两组第二轴承中部连接的前过渡轴和后过渡轴,前过渡轴前端设置有电机,往复丝杠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上设置有限位孔,横杆穿过限位孔并且横杆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连接,螺套顶端设置有齿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注射成型模具在注射料冷却成型后,需将成型品自模穴中取出,现有注射成型模具在注射料冷却成型后,一般会采用机械于臂将料头与产品分离后取出,而让产品直接掉落至产品筐中。
当模具为一模多穴时,由于产品直接掉落至产品筐中,如欲区分各模穴中的不同产品或者某一模穴的产品存在瑕疵,则需经由人工目检挑选,如此势必会极大的浪费人力及时间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将产品取出并且进行分穴的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包括前模、后模、承接板、油缸、支撑块、往复丝杠和横杆,所述后模位于前模后侧,所述油缸输出端与支撑块连接,支撑块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中部设置有转轴,转轴左端与承接板连接,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支撑块左侧壁底端设置有平台,平台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往复丝杠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两组所述第二轴承中部连接的前过渡轴和后过渡轴,前过渡轴前端设置有电机,往复丝杠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横杆穿过限位孔并且横杆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连接,螺套顶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后模设置有若干模穴,并且后模上设置有用于推出产品的顶出机构,承接板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模穴数量相同的放置槽,每组所述放置槽内部均设置有气缸,每组所述气缸后端输出端均设置有顶出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所述螺套顶端与齿条底部前端连接,齿轮底端与齿条顶部后端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位于后侧的支撑杆顶端可转动设置有脚轮,脚轮顶端与齿条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所述电机为减速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所述第一轴承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所述支撑块左侧壁顶端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子组件用载体分穴装置,限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尼龙垫圈,尼龙垫圈内壁与横杆外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油缸需外界固定,在支撑块、第一轴承、转轴、齿轮、平台、两组支撑杆、两组第二轴承、前过渡轴、后过渡轴、往复丝杠、螺套和横杆的相互配合下,电机转动使承接板以转轴为轴线发生转动,正常工作时,首先使前模和后模分离,然后开启油缸使承接板向左移动至前模和后模之间,然后开启后模上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到承接板的多组放置槽中,然后开启油缸使承接板向右移动至前模和后模外部,然后开启电机使承接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然后操作所有气缸使顶出板将产品顶出,检测人员检测完毕后,最后继续转动承接板使承接板倾斜,产品滑落至产品框中,结构简单,便于将产品取出并且进行分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往复丝杠、横杆、转轴、齿轮、平台、支撑杆、第二轴承、螺套、齿条、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齐昆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齐昆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8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