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7381.8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秦东平;李飞;李全才;管禹;聂金池;赵楠;王伟东;边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麻雪梅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挖洞 咬合 施工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包括:导洞初支结构,沿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导洞的底部两侧;多个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浇筑在两侧的所述导洞初支结构之间并沿所述导洞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以及多个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浇筑在两侧的所述导洞初支结构之间并沿所述导洞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其中,在每两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该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具有在破除暗挖导洞仰拱的过程中施工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建设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包括道路狭窄、交通流量大、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密布和地下空间布局紧张等。为了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经常会用到暗挖法施工,而PBA法(柱洞法)属于暗挖施工的一种,柱洞法施工是先在立柱位置施作一个小导洞,当小导洞做好后,在洞内再做底梁,形成一个细而高的纵向结构,该柱洞法的关键是如何确保两侧开挖后的初期支护能够同步作用在顶纵梁上,而且柱子左右方向的水平力需要保持相等,以适用于多层多跨的地下结构。
暗挖施工的前提就是对地下水的处理,保证无水施工,目前由于水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复杂的地面条件等因素制约,经常会遇到降水井无法打设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采取阻水措施。咬合桩作为悬挂式止水帷幕经济性较好,是由混凝土灌注桩相互咬合形成的具有挡土和止水作用的连续桩墙结构。咬合桩一般由地面进行施工,在类似PBA法导洞内的暗挖有限空间内鲜有应用。在暗挖施工中的咬合桩,在成桩过程中需要破除暗挖导洞仰拱,这不仅会对导洞产生影响,也会使导洞内部受力产生变化,增加施工风险,而且破除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以解决在暗挖施工中的咬合桩,在成桩过程中需要破除暗挖导洞仰拱,这不仅会对导洞产生影响,也会使导洞内部受力产生变化,增加施工风险,而且破除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包括:导洞初支结构,沿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导洞的底部两侧;多个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浇筑在两侧的所述导洞初支结构之间并沿所述导洞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以及多个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浇筑在两侧的所述导洞初支结构之间并沿所述导洞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其中,在每两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
其中,所述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包括第一弧形板和与所述第一弧形板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之间并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相连接。
其中,在各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的内部构造有第一浇筑腔,在所述第一浇筑腔的内部浇筑有钢筋混凝土。
其中,相邻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所述第一弧形板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板共同构造成第二浇筑腔,在所述第二浇筑腔内浇筑有钢筋混凝土。
其中,所述暗挖洞内咬合桩施工的仰拱加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洞的底部并沿所述导洞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呈对称式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和所述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多个并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桩锁口圈梁和所述塑性混凝土桩锁口圈梁的两侧沿所述导洞的宽度方向呈间隔式设置。
其中,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设有铰链,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通过所述铰链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7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型骨粒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pvc阻燃电工胶带原料混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