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1005.1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茹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茹朝贵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自动 分类 处理 垃圾 设备 | ||
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包括粉碎室、微生物处理室和双向传动机构,粉碎室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粉碎杆,粉碎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处理室,微生物处理室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菌群入口,微生物处理室的底部一侧嵌入连接有多孔限位板,微生物处理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传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分类,微生物分解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环保性,可对垃圾进行降解得到有用物质,钢化可视窗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安全性,防滑支撑座提高了装置主体的稳定性,震动电机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实用性,适用于垃圾处理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类生活垃圾随之增加,为了实现对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必须要进行垃圾的预处理,垃圾处理前的分选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环保性不佳,会导致环境污染,以及部分垃圾经过处理后可进行废物利用,现有的装置做不到废物利用,导致不少的资源浪费,现有的微生物垃圾处理装置无法做到将可利用的物质和无用的物质进行分类,需要人工进行分类,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包括粉碎室、微生物处理室和双向传动机构,所述粉碎室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粉碎杆,所述粉碎杆的底部一侧嵌入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粉碎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处理室,所述微生物处理室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菌群入口,所述微生物处理室的底部一侧嵌入连接有多孔限位板,所述微生物处理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向传动机构,所述双向传动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双向电机,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嵌套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粉碎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粉碎室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粉碎室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钢化可视窗。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处理室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处理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粉碎室内部两侧的电机,电机一端的粉碎杆,粉碎杆底部一侧的限位板,粉碎室底部的微生物处理室,微生物处理室顶部一侧的菌群入口,微生物处理室底部一侧的多孔限位板共同组成微生物分解机构。
优选的,所述双向传动机构是由两端的双向电机,双向电机一端的传动杆,传动杆另一端的第二双向电机,传动杆表面的传送带,传送带底部的控制按钮共同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通过设置微生物分解机构,工作人员可先将垃圾放入粉碎室中,电机可带动粉碎杆旋转对垃圾进行切割,之后再将限位板抽出,使切割后的垃圾落入微生物处理室中,垃圾进入微生物处理室中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菌群入口放入微生物菌群,微生物可对垃圾进行降解;
2.该种微生物自动分类处理垃圾的设备,通过设置双向传动机构,双向传动机构设有双向电机和第二双向电机,双向电机可两个方向带动传送带移动,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双向电机反向移动,带动不同的垃圾向两方向移动,双向传动机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茹朝贵,未经茹朝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1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