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5633.9 | 申请日: | 2020-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4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童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7/10;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透镜、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出光面和与出光面相对的安装面,出光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弧形面的中心凹设有锥形槽,安装面的中心凹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壁为入光面。通过将透镜本体的整个出光面均设置为外凸的弧形面,并在弧形面的中心凹设一个锥形槽,可以使安装槽内的光源发出的光仅经过一次折射就能到达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正面,降低了光的损耗,且出光均匀度高,另外,出光面整个为外凸的弧形面,可以增大透镜本体内的尺寸,进而安装槽可以开设为足够大,以容纳更大尺寸的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为显示装置提供背面光源的组件,背光模组决定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出射光的均匀程度等。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背板上设置有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后射出。如图1所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透镜1′包括容纳光源2′的容纳槽11′,透镜1′的顶部整体呈内凹的锥形槽12′结构,槽壁121′朝向锥形槽12′的中心外凸为弧形结构。现有的透镜1′因结构限制,光源2′发出的光要经多次折射才能到达背光模组的正面,多次折射使得光的损耗大,且均匀度也较差,且,由于透镜1′整个顶部都是呈内凹的锥形槽12′的结构,因此,容纳槽11′的尺寸无法做大,可容纳的光源2′的尺寸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光源发出的光仅需要经过一次折射,损耗小,均匀度好,且可以容纳更大尺寸的光源。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具有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出光面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凹设有锥形槽,所述安装面的中心凹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为入光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透镜本体的整个出光面均设置为外凸的弧形面,并在弧形面的中心凹设一个锥形槽,可以使安装槽内的光源发出的光仅经过一次折射就能到达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正面,降低了光的损耗,且出光均匀度高,另外,出光面整个为外凸的弧形面,可以增大透镜本体内的尺寸,进而安装槽可以开设为足够大,以容纳更大尺寸的光源。
作为透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槽的槽壁为第一弧形槽壁,所述第一弧形槽壁朝向所述锥形槽的中心凸出设置。朝向所述锥形槽的中心凸出设置的第一弧形槽壁,可以将中心的光朝向透镜的外侧发散,避免透镜中心聚光,进而防止光源的中心亮度较高,从而保证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提升应用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作为透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为弧形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为第二弧形槽壁,所述第二弧形槽壁朝向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的一侧凸出设置。朝向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的一侧凸出设置的第二弧形槽壁可以将中心的光朝向透镜的外侧发散,避免透镜中心聚光,进而防止光源的中心亮度较高,从而保证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提升应用该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作为透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上至少凸出设置三个支撑柱,至少三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环形设置。透镜安装在PCB板上时,是通过粘胶剂粘贴固定的,而设置支撑柱,可以利用支撑柱自身的高度为粘胶剂提供安装空间,便于透镜粘贴固定,同时防止粘胶剂溢出在透镜本体的出光面上。
作为透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端的端面平行于所述安装面。支撑柱的端面与安装面平行,可以保证整个透镜能够平整地固定在PCB板上,进而保证出光效果。
作为透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光面的直径R为15mm~20mm;和/或,
所述透镜本体的高度H1为5.5mm~6mm;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滑动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通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