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47956.5 | 申请日: | 2020-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欢文;王豫;陈军;段福海;何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37/06;F16H57/10;B60K1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许浩达 |
| 地址: | 5105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行星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其电机驱动双挡行星排,各挡行星排均由输入太阳轮、行星轮组和输出太阳轮构成,各挡输出太阳轮输出动力,当通过选择两组制动器的闭合和释放实现两种速比的动力切换,换挡动力衔接迅速平顺;同时,两太阳轮分别负责行星排动力的输入和输出,无需直径较大的齿圈,整车动力结构简洁、损耗低、传动效率高,适合应用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动力系统,具体是涉及基于同轴行星轮组架构的双挡行星排产生双速挡位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绿色化已经成为全球多数国家意志,越来越多国家鼓励电动车发展,同时限制燃油车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动汽车无论在轿车、SUV、轻卡和公交车等领域多数采用单级减速驱动方案,但是单级减速驱动方案无法保证汽车在重载起步和最高时速两种情况下,驱动电机都在高效率区运转。市面上仅极少数车型上采用两挡变速驱动方案,目前两挡变速方案多数采用AMT拨叉换挡方式,但其换挡顿挫感严重、动力间断等硬伤一直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挡衔接平顺、传动结构简洁、传动效率高的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包括至少一部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双挡行星排,各挡行星排均由输入太阳轮、行星轮组和输出太阳轮构成,各挡输出太阳轮输出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轮组由前行星轮及其同轴安装的后行星轮构成,前行星轮啮合传动输入太阳轮,后行星轮啮合传动输出太阳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传动输入太阳轮,所述输出太阳轮通过另一齿轮组输出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轮组直接或间接地传动制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轮组通过同轴安装的转臂直接或间接地传动制动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电机驱动同轴式行星轮组的双挡行星排,当通过选择两组制动器的闭合和释放实现两种速比的动力切换,换挡动力衔接迅速平顺;同时,两太阳轮分别负责行星排动力的输入和输出,无需直径较大的齿圈,整车动力结构简洁、损耗低、传动效率高,适合应用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总输入轴,3-第一齿轮,4-Ⅰ挡输入齿轮,5-Ⅱ挡输入齿轮,6-Ⅰ挡输入轴,7-Ⅱ挡输入轴,8-Ⅰ挡输入太阳轮,9-Ⅱ挡输入太阳轮,10-Ⅰ挡前行星轮,11-Ⅱ挡前行星轮,12-Ⅰ挡后行星轮,13-Ⅱ挡后行星轮,14-Ⅰ挡输出太阳轮,15-Ⅱ挡输出太阳轮,16-Ⅰ挡制动大齿轮,17-Ⅱ挡制动大齿轮,18-Ⅰ挡行星轮轴,19-Ⅱ挡行星轮轴,20-Ⅰ挡前支撑轴承,21-Ⅱ挡前支撑轴承,22-Ⅰ挡后支撑轴承,23-Ⅱ挡后支撑轴承,24-Ⅰ挡转臂,25-Ⅱ挡转臂,26-Ⅰ挡输出轴,27-Ⅱ挡输出轴,28-Ⅰ挡输出齿轮,29-Ⅱ挡输出齿轮,30-第二齿轮,31-第三齿轮,32-Ⅰ挡制动小齿轮,33-Ⅱ挡制动小齿轮,34-Ⅰ挡齿轮轴,35-Ⅱ挡齿轮轴,36-Ⅰ挡制动盘,37-Ⅱ挡制动盘,38-Ⅰ挡制动器,39-Ⅱ挡制动器,40-总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纯电动双挡行星排驱动系统主要由总输入轴、第一齿轮、两组输入齿轮及其输入轴、双挡行星排、二组制动器、两组输出轴及其输出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总输出轴组成。每挡行星排具有输入行星排和输出行星排,双挡行星排之间相互平行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47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