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回填溜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9587.9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曦超;万宜品;徐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12 | 分类号: | E02D17/12;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回填 溜槽 装置 | ||
基坑回填溜槽装置,涉及基坑施工领域,包括支撑架体、架设在支撑架体上的溜槽、及设置在溜槽一侧中部的喷淋装置。溜槽包括喇叭形开口的一节尾节槽体、通过螺栓与尾节槽体拼装连接的至少一节矩形的标准节槽体、及通过螺栓与标准节槽体拼装连接的一节矩形的首节槽体。标准节槽体的上端卡合在尾节槽体的第一连接板外侧、并通过贯穿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固定。首节槽体的上端卡合在标准节槽体的第二连接板外侧、并通过贯穿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基坑回填方式影响基坑支护稳定性及基坑周边结构强度,边坡荷载大、造成滑坡,扬尘大、影响周边环境,人工回填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是基坑回填溜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回填大多采用挖掘机与人工相互配合的回填方式。有时坡顶过高,或距离过远,超出挖掘机机械臂工作半径,只能高处抛洒,对基坑支护稳定性及结构强度都会产生影响,而且施工过程扬尘高度也会增加,影响周边环境。若选用机械臂较长的挖掘机,挖掘机的吨位也会相应增加,施工过程会增加边坡荷载,造成滑坡。而单纯采用人工回填,效率过低,工期过长,无法满足现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坑回填溜槽装置,解决现有基坑回填方式影响基坑支护稳定性及基坑周边结构强度,边坡荷载大、造成滑坡,扬尘大、影响周边环境,人工回填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坑回填溜槽装置,包括支撑架体、架设在支撑架体上的溜槽、及设置在溜槽一侧中部的喷淋装置。
溜槽包括喇叭形开口的一节尾节槽体、通过螺栓与尾节槽体拼装连接的至少一节矩形的标准节槽体、及通过螺栓与标准节槽体拼装连接的一节矩形的首节槽体。
尾节槽体的下端开有卡口,尾节槽体包括第一底板、及垂直连接在第一底板两侧的第一挡板,第一底板的上段呈等腰梯形、下段呈矩形,第一挡板位于第一底板的下段的部分向内缩进、形成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开有螺栓孔。
标准节槽体的下端开有卡口,标准节槽体包括矩形的第二底板、及垂直连接在第二底板两侧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下端向内缩进、形成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开有螺栓孔,第二挡板的上端开有螺栓孔。
首节槽体的结构与标准节槽体相同,长度长于标准节槽体的长度。
标准节槽体的上端卡合在尾节槽体的第一连接板外侧、并通过贯穿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固定。
首节槽体的上端卡合在标准节槽体的第二连接板外侧、并通过贯穿螺栓孔的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喷淋装置包括下管路、螺纹插接在下管路内的上管路、通过连接弯管头与上管路连通的喷淋管、及连通在喷淋管外端头两侧的喷淋头;下管路的下端连通有水管接头。
进一步,水管接头通过连通管路与外部水源连通。
进一步,外部水源为市政水源,连通管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外部水源为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
进一步,连接弯管头的弯折角度为90°~135°。
进一步,喷淋装置设置至少一个。
进一步,支撑架体包括竖直设置、间隔焊接在溜槽两侧的螺纹连接套管,螺纹插接在螺纹连接套管下端的支撑杆,水平设置、连接在位于溜槽同侧的支撑杆之间的加固横杆,水平设置、连接在位于溜槽两侧的支撑杆之间的加固纵杆,支撑杆与加固横杆和加固纵杆之间通过直角扣件连接;支撑杆的下端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并万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进一步,喷淋装置的下管路螺纹插接在位于标准节槽体上的螺纹连接套管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9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塞棒成型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压电式检波器的桥梁结构损伤信息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