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1329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颜厥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5B41/30;F25B41/40;F25B41/20;F25B43/00;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制冷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其结构包括循环系统、主制冷系统和辅制冷系统,主制冷系统和辅制冷系统结构相同且分别连接循环系统内两个蒸发器,主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功率大于辅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主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功率大于辅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功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够精准给到需求的制冷量;采用热气旁通的方式,可通过PID运算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对制冷量的精确控制;采用大小双压机组合,将制冷量按照从小到大分为三个区间,制冷量在第一区间时,只工作一台小压缩机,在第二区间时,只工作一台大压缩机,在第三区间时,两台压缩机同时工作,通过这样的组合,实现制冷量从小到大较大跨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制冷机组的控制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控制出口或者回口温度,二是控制出口流量,通过在操作屏上输入需要的温度或者流量来控制,而不能直接输入制冷量来控制。对于一些对制冷量大小要求较为严格的场合,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测试,需要依据不同的环温,能够精准的给到需求的制冷量,而且制冷量的大小往往跨度很大,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的控制方式就很难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直接控制制冷量输出的制冷机组,实现采用热气旁通调节冷量,非变频控制、造价低廉、后期的维护成本低,同时结构紧凑、节能、高效、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控制冷量的制冷机组,其结构包括循环系统、主制冷系统和辅制冷系统,主制冷系统和辅制冷系统结构相同且分别连接循环系统内两个蒸发器,主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功率大于辅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主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功率大于辅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功率。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系统包括膨胀罐、电热管、内循环泵、外循环泵和两套蒸发器,膨胀罐顶部通过带排气阀的管道连接储液罐内的加热管,膨胀罐底部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加热管,加热管连接带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的导热介质进管,加热管连接带外循环泵和压力传感器的导热介质出管,加热管通过带内循环泵的管道连接与主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第一进口,与主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与辅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第一进口,与辅制冷系统连接的蒸发器的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加热管,储液罐、导热介质进管和导热介质出管上分别设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主制冷系统和辅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风冷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压缩机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油分离器的顶部和底部,油分离器顶部通过管道连接风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通过带膨胀阀的管道连接蒸发器第二进口,蒸发器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的膨胀罐上设液位计、顶部设加液口。
优选的,所述的导热介质进管和导热介质出管之间连接有带背压阀的管道。
优选的,所述的电热管连接三相调压器。
优选的,所述的油分离器和风冷冷凝器之间管道与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管道之间连接有带电子膨胀阀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制冷控制制冷量输出的方式,能够精准给到需求的制冷量;
2)制冷量的控制通过控制温差实现,通过采集客户端的被冷却对象的温度,设置一个温差值,自动调节制冷机组的目标温度;只需输入需要的制冷量,制冷机组便可根据编写好的程序,自动计算出供液温度;
3)采用热气旁通的方式,可通过PID运算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对制冷量的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13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