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蹲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8406.9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岳荣;陈家明;邓瑞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04 | 分类号: | E03D1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王永文 |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式蹲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包括便池和排污管,所述便池和排污管一体成型,所述便池的后端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上部设有进水孔,下部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正对排污管的进污口,所述排污管末端的外壁设有凸起;所述蹲便器冲水时形成虹吸效果,布水孔少,冲刷力度强且节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洁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虹吸式蹲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蹲便器产品多为布水冲洗的方式,现有布水式的蹲便器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布水孔多,容易产生水锈痕迹,便池的内壁及布水孔处的水锈不容易清洗,极影响其美观性;2.小的布水孔在成型打孔时工艺繁琐,操作时对工艺的要求较高;3.冲刷用水量大,造成资源的浪费;4.冲刷效果不够理想。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式蹲便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包括便池和排污管,所述便池和排污管一体成型,所述便池的后端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上部设有进水孔,下部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正对排污管的进污口,所述排污管末端的外壁设有凸起。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喷射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污口的高度。
所述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便池的前端设有水道,两侧分别设有引水道,所述水道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刷孔与引水道的一端连通,引水道的另一端与进水腔连通。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水道上还设有主冲水孔,所述主冲水孔正对排污管的进污口。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水道上设有2个主冲水孔。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水道上还设有辅助冲水孔,所述辅助冲水孔均布在主冲水孔的两侧,并且其孔径小于主冲水孔。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水道上设有4个辅助冲水孔,两两设置在主冲水孔的两侧。
所述的虹吸式蹲便器中,所述蹲便器的水封高度100~108mm,所述进污口上端与水封面的距离为53~6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虹吸式蹲便器,所述蹲便器通过进水腔中正对进污口的喷射孔与排污管末端的凸起协同作用,在冲水时形成虹吸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水道内部的气压,增加了水流动压,提高了所述蹲便器的洗刷效果;双冲刷孔有利于增强水压,提高洗刷力度;主冲水孔和辅助冲水孔的合理搭配,减少了布水孔的设置,且引流均匀,不但节水而且降低了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虹吸式蹲便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所述虹吸式蹲便器的后视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便池,2-排污管,101-进水腔,102-进水孔,103-喷射孔,104-水道,105-引水道,106-主冲水孔,107-辅助冲水孔,108-冲刷孔,201-进污口,202-凸起,203-排污口,A-导水曲面,H-水封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吸式蹲便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8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