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9764.5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东;袁江静;李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东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02;A61B17/2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角度 举宫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包括举宫杆,所述的举宫杆的前端设有由两个钳头单体相铰接而成且伸出于举宫杆的举宫钳头,所述的后端通过钳杆连接管连接有操控把体,且所述的操控把体上与举宫杆之间设有能够操控两个钳头单体张开或合拢的钳体控制机构,所述举宫杆与钳杆连接管相铰接设置,且所述的操控把体和举宫杆之间还设有能够操控举宫杆相对钳杆连接管摆动的摆动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宫旁的手术视野好、子宫不易穿孔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
背景技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妇科开腹手术都由之取代,子宫切除是实施最多的妇科手术之一。腹腔镜下切除子宫时,需要助手用举宫器从阴道置入并举起子宫,根据主刀医生的指示操纵举宫器,暴露子宫周边的解剖和手术视野。
现有的举宫器大多依靠一根直的金属棒置入子宫腔,通过其上的锥状螺丝旋入宫颈管予以固定,靠金属棒上固定的举宫杯举起子宫。子宫不能以阴道宫颈连接部为支点前后移动,仅依靠外阴阴道口为支点作杠杆样前后移动,受到骨盆的骨性限制,前有耻骨联合,后有骶尾骨,如果碰到肥胖患者,空间更是局限,举宫时不能很好地前后摆动子宫;碰到宫体后壁包括子宫直肠凹粘连的手术,不能达到很好的暴露空间和张力,给手术带来困难和风险;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全子宫或其他复杂子宫切除术时,分离直肠与骶韧带和阴道后壁之间的间隙时,经常由于子宫和宫颈不能足够的保持前倾前屈角度,使得手术视野受限,增加手术的时间和难度。棒状的金属举宫杆也常导致子宫穿孔,甚至进一步损伤盆腔重要脏器,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后裸露的大血管损伤,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由子宫破口入盆腹腔引起医源性肿瘤播散。锥状螺纹旋入宫颈管的固定举宫器的方式常常因为老年女性宫颈严重萎缩或者宫颈手术后宫颈已经展平而难以有效实施,更是在宫颈癌手术时造成对肿瘤组织的挤压,使肿瘤细胞挤入周围脉管系统或是肿瘤组织碎片脱落残留阴道,违反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宫旁的手术视野暴露角度差,易子宫穿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宫旁的手术视野好、子宫不易穿孔的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包括举宫杆,所述的举宫杆的前端设有由两个钳头单体相铰接而成且伸出于举宫杆的举宫钳头,所述的后端通过钳杆连接管连接有操控把体,且所述的操控把体上与举宫杆之间设有能够操控两个钳头单体张开或合拢的钳体控制机构,所述举宫杆与钳杆连接管相铰接设置,且所述的操控把体和举宫杆之间还设有能够操控举宫杆相对钳杆连接管摆动的摆动控制机构。
在上述的可调控角度的举宫器中,所述的钳体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举宫杆内且能相对举宫杆轴向往复移动的钳杆拉杆,所述的钳杆拉杆的前端与铰接有两个后端均与钳杆拉杆相铰接的张开连杆,所述的两个钳头单体的中部铰接相连,后端分别铰接于两个张开连杆,且两个钳头单体与两个张开连杆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的两个钳头单体之间还设有开合支撑组件。钳杆拉杆向后收缩,由于张开连杆的前端与钳头单体的后端相铰接,因此随钳杆拉杆的向后收缩,则能牵动两个钳头单体相张开,反之则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东,未经王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9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养护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美术设计用写生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