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集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6407.7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5/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集尿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集尿器,包括集尿瓶和导尿管,所述集尿瓶的前端面刻设有呈竖直分布的刻度条,所述集尿瓶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外部套设有漂浮环,所述集尿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外部安装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部连通有导尿管。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内部设置有测量结构,可便捷和直观的测算病人的尿量情况,既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同时也提升了尿液测量的效率和精度,其次,采用分体式开关结构,避免了导尿管与开关直接接触,可在导尿管外部控制导尿管的流通,从而降低了接触感染现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尿器。
背景技术
集尿器是根据男女病人生理特点共有四种,分别是男用一次性塑料袋接尿器和女用穿戴式硅胶接尿腔接尿器、床上负压应急吸尿器。为各类脑积水、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痴呆昏迷、植物人、偏瘫瘫痪、各重度脑外伤恢复期、长期尿床、尿失禁、骨折、尿崩症、早期尿路感染的伴有脑神经异常体征的重症病人日常和卧床时使用。
然而现有的集尿器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大多集尿器采用袋式结构,虽然袋体上设置有刻度条,但是尿液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袋体的膨胀程度,难以准确的测算病人的尿量,测量起来费时费力,其次,导尿管开关大多与导尿管呈一体式结构,操作开关时,开关易接触患者的尿液,易导致开关和尿液接触感染现象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集尿器难以准确的测算病人的尿量,测量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集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集尿器,包括集尿瓶和导尿管,所述集尿瓶的前端面刻设有呈竖直分布的刻度条,所述集尿瓶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呈竖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外部套设有漂浮环,所述集尿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外部安装有瓶盖,所述瓶盖的中部连通有导尿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尿瓶的顶端右侧连通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入料管的外端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外螺纹使用的内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漂浮环的外部刻设有指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尿管的外部安装有可拆卸式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的左端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右端靠近导尿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关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呈C型结构的卡扣,且卡扣的内表壁与导尿管的外表壁相互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测量结构,在集尿瓶的前端面刻设有刻度条,在集尿瓶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柱和漂浮环,随之尿液的液位的抬升,升降柱上套设的漂浮环便可在升降柱外部进行竖直方向的抬升,需要测算集尿瓶内部的尿量时,通过漂浮环上的指针对照集尿瓶上的刻度条,便可测算出集尿瓶内部实际的尿量情况,这种结构可便捷和直观的测算病人的尿量情况,既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同时也提升了尿液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6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状血库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麻醉中监测用辅助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