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壳和内筒过盈装配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0056.9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4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凌波;陈施有;罗忠坤;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外壳 装配 定位 装置 | ||
一种用于外壳和内筒过盈装配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导向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三个支撑立柱,所述三个支撑立柱呈半圆弧分布,其中两侧的支撑立柱与中间的支撑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横杆,且两侧的支撑立柱之间留有供外壳通过的开口,所述三个支撑立柱的上端与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设有开口的定位凹槽,用于放置外壳,该定位凹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定位凸台的边缘,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用于插入内筒,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凹槽在同一轴心线上。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简单、定位可靠,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盈配合的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外壳和内筒过盈装配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大过盈配合的场合非常多,例如将内筒过盈配合在外壳中,且过盈配合的装配完成度对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装配前,通常需要对外壳进行热处理,或者对内筒进行冷却处理,装配时,需要先将内筒对准外壳的内孔,再对内筒施力使其压装进外壳,装配过程中,如果外壳或内筒的位置发生偏斜,就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在调整位置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内筒与外壳因冷热相遇发生过盈量回弹的情况,一旦出现过盈量回弹就容易造成内筒无法压装进外壳中,因此,必须要快速地完成内筒与外壳的装配,才能避免内筒与外壳因过盈量回弹导致无法完成装配。由此可见,装配过程中需要一个定位装置,使内筒始终对准外壳的内孔,防止内筒和外壳发生偏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外壳和内筒过盈装配的定位装置,其装配简单、定位可靠,能提高工人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外壳和内筒过盈装配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导向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三个支撑立柱,所述三个支撑立柱呈半圆弧分布,其中两侧的支撑立柱与中间的支撑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横杆,且两侧的支撑立柱之间留有供外壳通过的开口,所述三个支撑立柱的上端与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上设有开口的定位凹槽,用于放置外壳,该定位凹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定位凸台的边缘,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用于插入内筒,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凹槽在同一轴心线上。
所述两侧的支撑立柱与中间的支撑立柱之间设有两组支撑横杆。
所述支撑横杆呈弧形,且弧形的支撑横杆的半径大于外壳的半径。
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径孔的直径大于内筒的外径,小径孔的直径小于内筒的外径,该阶梯孔与定位凹槽、导向孔在同一轴心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三个支撑立柱,三个支撑立柱的上端与导向板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立柱连接底座和导向板。底座上的定位凸台上设有开口的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用于放置外壳,对外壳起到定位作用。由于定位凹槽的开口端延伸至定位凸台的边缘,且三个支撑立柱呈半圆弧分布,其中两侧的支撑立柱与中间的支撑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横杆,从而在两侧的支撑立柱之间留出供外壳通过的开口,放置外壳时,只需将外壳从定位凹槽的开口推至定位凹槽中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装配时,将内筒经导向孔压装进外壳中,在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下,可以防止内筒出现偏斜,使内筒始终与外壳的内孔对准,且导向孔和定位凹槽在同一轴心线上,能进一步保证内筒与外壳的内孔对准。采用本定位装置能很好地对热处理后的外壳和冷处理后的内筒进行定位,从而使内筒快速完整地压装进外壳的内孔中,待外壳和内筒恢复到常温后,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完成装配。因此,本定位装置的结构简单、定位可靠,能降低压装失败导致的废品率,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装配效率。
所述两侧的支撑立柱与中间的支撑立柱之间设有两组支撑横杆,通过设置两组支撑横杆对支撑立柱形成拉力,保证支撑立柱的支撑可靠性。
所述支撑横杆呈弧形,且弧形的支撑横杆的半径大于外壳的半径,将支撑横杆设置为弧形,可以使三个支撑立柱之间留出更大的空间容纳直径较大的外壳,且弧形的支撑横杆的半径大于外壳的半径可以避免支撑横杆对放置外壳造成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0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市政施工用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通讯设备修理用便携式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