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43770.5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丽;林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丽 |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创面 修复 牵引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环形镂空,所述环形镂空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环形架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该牵引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和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来调节牵引范围,通过将粘贴片粘贴在皮肤上来初步固定该装置,再通过夹具可以将该装置进一步固定在衣服上,增强了固定效果,且不会加重病人的创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
背景技术
皮肤缺损是四肢外伤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利用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缺损,其缺点是需牺牲供区皮肤或软组织,瘢痕较大,转移皮瓣技术要求高。根据张力-应力法则,给活体组织持续、稳定的缓慢牵伸,可刺激或激活某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即控制牵拉的张应力,骨与软组织可再生;常用于皮肤缺损牵张治疗的方法为在创口两侧的皮缘穿入克氏针通过钢丝连接外固定架,术后逐渐牵引皮缘。
其缺点是外固定架较庞大,使用、携带不方便,外固定架不能根据创面大小进行调节,特别是针对小的创面,使用极不方便。小创面在临床比较多见,现有技术中,也有用于小创面的牵引器,它的两边的牵引臂前后设置,没法做到对伤口四周进行全面的设置,且是通过骨钉将整个装置与创面部位的骨体固定连接,虽然也起到固定作用,但可能加重病人的创伤并带来痛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牵引范围,环形包围皮肤创伤伤口的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环形镂空,所述环形镂空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有第一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牵引杆,所述环形架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可以通过拧动第二牵引杆来实现伸缩,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连接结构设置有四个,分别与环形镂空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杆与固定杆活动连接,使得第一牵引杆可以根据需要向环形架内侧或者外侧摆动,所述第二牵引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分别与四根第二牵引杆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底部开设有一定数量的牵引爪。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可以通过拧动第二伸缩杆来实现伸缩,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结构设置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固定环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活动杆固定连接,使得第一伸缩杆可以根据需要向环形架内侧或者外侧摆动,所述第二伸缩杆直线连接通过环形架圆心的两个底端固定有粘贴条,另外两个底端固定有夹具。
优选的所述环形板四块相拼接可以成为一个圆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创面修复用牵引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丽,未经王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3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冰箱药品的冷链防撞药袋
- 下一篇:一种舰船用火箭发射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