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9726.7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查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融合同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聂颖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结构 数据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数据采集器的保护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壳体、采集器、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第三夹片、阻隔球、减震回正弹簧及回正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论以何种角度着地,防摔结构都能保护数据采集器的显示面板,并且由于采用减震回正弹簧,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保护了采集器的内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采集器的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器或称盘点机器、掌上电脑,其具有一体性、机动性、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并且适于手持等特点。市场上也有一种数据采集器诸如 HK9920,HK9900,C5000W,这款数据采集器主要是采集条码或者射频识别信息的,由于自身具有操作系统,数据采集器自身处理数据,同时还具有WIFI、GPRS、蓝牙等移动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很方便的移动或者室外作业。随着条码技术的普遍推广,中国商场现代化发展迅速,商业管理电子化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市场已经形成,并有较大需求。但国内物流企业的库存(盘点)电子化仍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同国外商业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不仅可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降低管理费用、有效改善库存结构,而且在物流企业建立数据采集系统,使用便携式数据采集器也是十分可行性的。而如今的数据采集器的防摔保护措施过于简陋且防摔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保护内部结构和避免内部结构因受到冲击力的影响而产生松动,且数据采集器的显示面板容易因不能受到完善的保护而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旨在解决数据采集器不慎摔落后内部结构损坏及显示面板破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采集器、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第三夹片、阻隔球、减震回正弹簧及回正板,所述壳体包括凹槽,所述采集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夹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壳体壁上,所述第二夹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第一夹片的一个直角上,所述第三夹片安装在所述第二夹片的右侧的直角上,所述壳体的四个直角上固定安装有阻隔球,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回正弹簧,所述减震回正弹簧上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回正板。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片、所述第二夹片、所述第三夹片及所述阻隔球采用橡胶材质。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片、所述第二夹片及所述第三夹片采用胶粘固定。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片、所述第二夹片及所述第三夹片的宽度大于所述壳体的壁厚。
更进一步,所述壳体采用硬质塑胶材质。
更进一步,所述回正板采用高硬度材料,且回正板面积小于所述壳体下表面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防摔结构的数据采集器无论以何种角度着地,防摔结构都能保护数据采集器的显示面板,并且由于采用减震回正弹簧,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保护了采集器的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等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融合同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融合同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9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