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25523.2 | 申请日: | 202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90/00;A61B1/273;A61B1/31;A61B1/015;A61M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内窥镜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子内窥镜使用蠕动泵作为辅助送水装置存在医生使用感受差、送水管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包括限位板以及由动力组件驱动其靠近或远离限位板运动的压板,压板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受挤压后可收缩或变形的盛液本体,盛液本体内具有容液腔,当盛液本体收缩或变形时容液腔的容积变小,盛液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接管路的出液口,出液口与容液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医生使用感受好、使用寿命长、流量可精确控制、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使用电子内窥镜对患者进行诊察和手术时,会使用辅助送水装置向患者体内输送医用液体,冲洗组织以去除血液、排泄物和其它有机物质,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可视度。
现有的电子内窥镜使用蠕动泵作为辅助送水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蠕动泵的回转机构,挤压安装在蠕动泵内的软管,形成虹吸效应,将水瓶内的医用液体通过管路输送至人体消化道中。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蠕动泵电机的转速来控制送水的流量大小。
在工作时蠕动泵会振动,同时发出噪音。泵管在长期使用之后,由于磨损等原因,会发生永久不可逆的形变,带来振动、噪音加剧的风险,同时会对流量的大小造成明显影响。当电机停转后,由于泵管内有残余压力,导致液体不能立刻停止,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使用感受,因此需设置电机回转程序,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提高医生使用感受的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以及由动力组件驱动其靠近或远离限位板运动的压板,所述的压板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受挤压后可收缩或变形的盛液本体,所述的盛液本体内具有容液腔,当所述的盛液本体收缩或变形时容液腔的容积变小,所述的盛液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接管路的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与容液腔连通。
将盛液本体盛满医用液体后,将盛液本体放置到限位板与压板之间,保证限位板和压板同时贴靠在盛液本体上,接好外接管路。当需要向患者体内输送医用液体时,动力组件驱动压板靠近限位板,盛液本体被挤压发生收缩或变形,容液腔的体积变小,位于容液腔内的医用液体经出液口流出,随后经外接管路进入到电子内窥镜内,通过电子内窥镜将医用液体输送到患者体内。停止挤压盛液本体后,医用液体及时停止输送,提高了医生的使用感受。
在上述的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中,还包括限位筒,所述的限位板设于限位筒的一端,所述的压板呈圆形且外径小于限位筒的内径,所述的盛液本体设于限位筒内,所述的限位板或压板上设有供外接管路穿出的穿出孔。限位筒为圆筒状,其轴线与限位板垂直,可对盛液本体进行有效限位。
在上述的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中,所述的盛液本体呈筒状且与限位筒间隙配合,所述盛液本体的一端贴靠在限位板上,所述的压板贴靠在盛液本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的出液口位于盛液本体的其中一个端面上。盛液本体由软性材质制成,如为筒状的塑料袋。当压板挤压盛液本体时,在限位筒的现为作用下,盛液本体只能轴向收缩。
在上述的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中,所述的出液口位于盛液本体靠近压板的一端,所述的穿出孔设于压板上且与出液口相对设置。
在上述的电子内窥镜辅助送水装置中,所述的盛液本体靠近压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头,所述的出液口贯通设于连接头内。连接头穿设在穿出孔内,连接头的厚度大于盛液本体的壁厚,为了方便外接管路的连接,可在出液口内设置内螺纹,在外接管路的一端设置外螺纹,两者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5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径向轴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识别式防偷盗旅行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