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4090.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川;谢阳;陈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0;A01K63/04;A61K31/79;A61P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止 凡纳滨 对虾 肝肠 孢子 垂直 传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亲虾的选择与暂养、亲虾的感染与强化、亲虾产卵、收集卵子、洗卵、洗幼体。本发明利用H试剂并结合采用特制的清洗系统装置,在对虾育苗初始阶段即对该胞子虫病害进行全面彻底的有效清除,阻断该胞子虫病害在对虾发育生长过程中的垂直传播,解决凡纳滨对虾增养殖中无法有效防控该胞子虫病害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属于防止水产养殖病害的传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维酮碘等配制剂防控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是中国常见的水产对虾养殖种类。凡纳滨对虾的虾肝肠胞子虫(英文简写为EPH)是严重危害凡纳滨对虾正常生长的胞子虫病害,且其繁殖能力极强,用常规方式(酸性或碱性溶液)难以达到在对虾增养殖环境中对其完全杀灭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维酮碘等配制剂防控对虾肝肠孢子虫传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止凡纳滨对虾肝肠孢子虫垂直传播的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亲虾的选择与暂养,按照雌雄比为1∶2的比例选择健康的亲虾,亲虾暂养方法为:将亲虾放入亲虾隔离池,隔离池使用前用PH≥14的NaOH溶液浸泡24小时,整个隔离池的用水经过陶氏水处理器,每天按照40%的进行换水,在整个暂养期间水温控制在28℃,盐度为28-34‰,溶氧保证在5mg/L以上,PH8.4-8.7,水中总氨氮含量低于0.6mg/L,每天按照对虾体重的2%投喂亲虾饲料,每天投喂4次;
步骤B:亲虾的感染与强化:亲虾在隔离池暂养10天后,开始投喂拌有虾肝肠胞子虫液的亲虾饲料,拌料的量为10ml/kg,投喂量为体重的2%,连续投喂15天后,经PCR检测证明为虾肝肠胞子虫阳性;取亲虾隔离池亲虾,检测完隔天剪除亲虾隔离池中母虾的眼柄,换水量每天换60%,光照强度控制在500x,采用优化后饲料每天投喂量按照亲虾体重的2%计算,每天投喂4次,养殖20天后,亲虾大小达到47-60g,母虾性腺饱满,公虾精夹成熟。
步骤C:亲虾产卵:亲虾在达到性成熟后,于晚上轻轻把亲虾隔离池中的母虾性腺成熟的亲虾挑出,检查是否交配完成,已交配母虾即母虾生殖器处有公虾的精夹并且牢固,放到产卵隔离池,产卵隔离池水为经过陶氏处理器处理过的干净水,水温控制在29℃,溶解氧5mg/L以上,水中总氨氮为0;未交配的母虾放回亲虾隔离池的网箱,挑完所有池子中所有性腺饱满的母虾后,再拿出网箱,使未授精的母虾回到亲虾隔离池中,当晚挑出授精合格的母虾数尾;于晚上从产卵隔离池中轻轻挑出母虾,亲虾隔离池;
步骤D:收集卵子:隔日凌晨用300目的网箱及300目的捞网收集产卵离池中的卵子,将收集到的亲虾卵放于20L的白桶中;白桶中水为经过陶氏水处理器处理的干净水,水温29℃,溶解氧5mg/L以上,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均为0;在白桶中放置微孔暴气,调整气量至微沸腾状态,用10ml的液移滴管取10ml,放到100ml的烧杯中,烧杯中再加入90ml干净的超滤水,用1ml玻璃液移管取1ml,计算出液移管中的虾卵数量,由此可以得知虾卵数量总共为280万-320万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4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