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1961.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5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线材 表面 平整 方法 | ||
1.一种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料:选取木质纤维材料,并对其进行脱水干燥处理;
粉碎:将所述木质纤维材料破碎、研磨成粉状物质;
混合:将所述粉状物质与基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涂饰材料;
涂覆:将所述涂饰材料涂覆在待处理的装饰线材的表面;
烘干:对经过涂覆的装饰线材进行烘干操作,使其表面的涂饰材料干燥并结成光滑平整的防护层;
在所述涂覆步骤中,所述涂饰材料通过一种涂覆加工系统涂覆在所述装饰线材的表面;
所述涂覆加工系统包括能够将所述涂饰材料涂覆在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直线涂覆单元(100)、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线材的底座(200)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00)两侧的支承导向单元(300);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搁置于所述支承导向单元(300)上并能够沿其纵向进行滑动;
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包括机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01)两侧的行走件(102);所述机体(101)的内部能够储存涂饰材料,且其下端具有与机体(101)内部连通的出液口(K-1);
所述底座(200)的上部具有纵向延伸且能够放置装饰线材的加工区;
所述支承导向单元(300)对称安装在所述加工区的两侧;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通过其两侧的行走件(102)搁置于对应的支承导向单元(300)上,并使其出液口(K-1)位于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上方;当所述直线涂覆单元(100)在支承导向单元(300)上沿纵向滑动时,所述机体(101)内部的涂饰材料能够同步地从出液口(K-1)涂覆在装饰线材的上表面;
所述机体(101)包括具有第一储液腔(Q-1)的主盒体(101a)、设置于所述主盒体(101a)下端的出液嘴(101b)、固定于所述主盒体(101a)内部的换气管(101c),以及连接在所述主盒体(101a)上端的顶盖(101d);
所述出液嘴(101b)的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Q-1)连通的出液通道(101b-1),并在出液通道(101b-1)的外端口处形成出液口(K-1);所述出液嘴(101b)的下端配合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横截面轮廓,并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保持涂层间隙(J);
所述出液口(K-1)的内侧设置有镂空的溢流口(K-2);当所述出液口(K-1)定位于所述装饰线材表面的上方时,所述主盒体(101a)的底面与所述装饰线材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溢流口(K-2)连通的淤积区(K-3);
所述换气管(101c)沿竖向延伸;所述换气管(101c)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主盒体(101a)的底部,并在其下端口处形成内外通透的回气口(K-4);所述回气口(K-4)与所述淤积区(K-3)连通;
所述淤积区(K-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出液嘴(101b)衔接的限位板(101e),并能够与所述出液嘴(101b)共同围合形成淤积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料步骤中,所述木质纤维材料采用成熟干燥的麦秸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碎步骤中,所述木质纤维材料通过研磨装置进行研磨,且所述粉状物质的颗粒大小为550~650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步骤中,所述基料为粘结剂,所述粘结剂采用白乳胶或防水胶;
所述粉状物质与基料按照质量比为3: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5.如权利要求1、2、4任一所述的装饰线材的表面平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步骤中,经过涂覆的装饰线材在55℃~6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烘干操作,且烘干时间20~30分钟;
所述装饰线材表面干燥后的防护层厚度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19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级配可调砂石加工工艺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