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消融设备及其预热控制方法、控制器、设备与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40973.3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汤碧翔;黄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慧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3 | 代理人: | 徐海晟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消融 设备 及其 预热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介质 | ||
1.一种蒸汽消融设备的预热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汽消融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消融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加热装置与水泵,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与水源之间,所述水泵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且在受控开启时为所述蒸汽发生器加热;
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蒸汽消融设备处于所述预热状态时,监测所述蒸汽发生器内的当前水位、当前压力、当前蒸汽温度与当前发生器内温度;
在所述当前水位高于指定的防干烧水位时,根据所述当前水位、所述当前压力与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控制所述水泵;
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的当前水位高于最大正常水位,且当前蒸汽温度高于消毒温度阈值时,将蒸汽消融设备自预热状态切换为待机状态,以使得:所述蒸汽消融设备能够在所述待机状态下被进行消毒,并满足蒸汽消融要求;在消毒完成之后,所述蒸汽发生器被受控连通至冷凝装置,进而不断产生蒸汽再被回收,形成循环;
在消毒完成之后,保持蒸汽发生器处于满足蒸汽消融要求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所述当前压力与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以及指定的防干烧水位与最小正常水位,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所述最小正常水位高于所述防干烧水位;
在所述加热装置被开启之后,根据所述当前压力与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压力与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压力或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处于设定的第一范围时,控制已开启的加热装置以目标功率加热,所述目标功率匹配于所述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器均开启时的加热功率;
在所述当前压力或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处于第二范围时,根据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所述当前压力,以及设定的目标参数,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目标温度与目标压力,所述第二范围的数值高于所述第一范围,所述目标参数高于所述第一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以及指定的防干烧水位与最小正常水位,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具体包括:
若所述当前水位高于或等于所述最小正常水位,则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若所述当前水位低于所述最小正常水位,且高于或等于所述防干烧水位,则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水位,控制所述水泵,具体包括:
若所述当前水位高于指定的最小正常水位,且低于指定的最大正常水位,则控制所述水泵处于启动的状态;
若所述当前水位高于或等于指定的最大正常水位,则控制所述水泵处于关闭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消融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下对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气;
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与所述当前压力,控制所述排气装置对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与所述当前压力,控制所述排气装置对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气,具体包括:
若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高于设定的排压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排气装置将所述蒸汽发生器中的气体排出;
若所述当前发生器内温度低于所述排压温度阈值,且所述当前压力高于设定的排压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排气装置将所述蒸汽发生器中的气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09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