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35854.9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方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2;B32B7/023;B65D65/40;B29C48/21;B29C48/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透高 光泽 收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能解决现有热收缩膜的清晰度和光泽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热收缩膜的厚度为25~75μm,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吹膜共挤而成;其特征在于:外层的原料包括mLLPE和HDPE,中层的原料包括HDPE、mLLPE和LDPE,内层的原料包括mLLPE和HDPE;热收缩膜整体中,mLLPE在45~65%、LDPE在10~25%、HDPE在20~30%。经测试表面,本发明上述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的雾度、光泽度大幅优于现有同类产品。
技术领域
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新型高分子功能膜材料领域,具体属于包装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今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低质的、影响人体安全收缩膜迅速遭到淘汰,更安全更环保的顶替上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热收缩薄膜正向多层次、功能性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要求(比如收缩率、高透高光泽、高强度、减薄降本、低温热封等方面要求)。
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SFPE-HTG,PEShrinkabie Film-High Transparency,HighGloss)有着优越的性能,其具有拉伸断裂强度大、平均密度相对小 、收缩率高、不易老化的优点。该热收缩膜在低温情况下收缩快速,在高速情况下密封良好,减薄后还可得到理想的贴体包装效果。该热收缩膜收缩包装不仅外观精美,而且起到防潮、防尘、防松散、防盗集合的作用。该热收缩膜集高效节能、显著节约成本、轻量化、减少废弃物、更高的辨识度和提升品牌等多方优势,将逐步成为热收缩膜市场主流。
在同行业中,现有的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厚度为75μm时,雾度在18%左右,光泽度在62%左右,里面包裹的产品目视有模糊,当厚度至30μm时,虽然雾度也降至9%左右,产品目视清晰度得到提升。但不同客户对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的厚度要求不同,仅仅降低薄膜厚度以提高膜的清晰度和光泽度显然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其能解决现有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的清晰度和光泽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所述热收缩膜的厚度为25~75μm,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粘合形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的原料包括mLLPE(茂金属)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所述中层的原料包括HDPE、mLLPE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所述内层的原料包括mLLPE和HDPE;
所述热收缩膜整体中,mLLPE 在45~65%、LDPE在10~25%、HDPE在20~30%。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90% mLLPE和10% HDPE;
所述中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 HDPE、40% mLLPE、20% LDPE;
所述内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90% mLLPE和10% HDPE;
所述mPE、HDPE的熔融指数MI为1,所述MPE的熔融指数MI为0.25,所述LDPE的熔融指数MI为0.33。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2:1。
进一步的,所述mLLPE为埃克森美孚1018MA,所述HDPE为三星-道达尔F920,所述中层mLLPE为埃克森美孚4002MC,所述LDPE为神华2420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透高光泽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称取不同品种的原料混合均匀;
(2)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分别进入三个中心进料螺杆式挤出机上挤压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方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方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5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