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32228.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阳;王瑞琰;高昕;叶晶晶;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N3/045 | 分类号: | G06N3/045;G06N3/092;B25J9/16;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持续 学习方法 家庭 服务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包括可移动的机器人主体以及连接在机器人主体上的机械臂,机器人主体包括移动单元、传感设备、语音识别单元、物体识别单元以及AI计算单元,本发明的机器人采用基于持续学习方法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学习多个任务的过程中保存并迁移知识,在面临新任务时,可以选择性地运用已储备的相关知识,实现学习过程中高效的知识抽取与知识迁移。本发明提供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在提供家政服务时不局限于完成特定的任务,具备连续学习并执行多个任务的能力,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场景下选择执行相应的任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自主学习与决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机器人研究与制造领域得到了持续关注与发展,各种形态、功能的机器人原型不断涌现。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能够满足各种高精度生产操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近年来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想要在复杂、多变的日常环境中完成各种任务,需要机器人向更为自主化、智能化的方向进化。如果服务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与外部交互,持续学习以获取、记忆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所要执行的任务中,其智能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如何使机器人能够持续自主学习,从而基于所得到的知识进行智能决策,是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显著发展,并在图像、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预测等领域取得诸多应用成果。然而,目前主流机器学习模式存在依赖数据、依赖模型、面向特定任务等局限性。如果用这种模式训练智能机器人的学习与决策,会使得机器人功能单一,只能执行特定任务,且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而服务机器人经常需要在复杂环境下持续执行多个任务,如果采用单任务机器学习方法,则需要对每个任务单独进行训练,极大提高了开发与模型训练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具备连续执行若干不同任务的能力,精准、快速的为用户提供家政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用于为用户提供家政服务,所述基于持续学习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包括:可移动的机器人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的机械臂,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移动单元、传感设备、语音识别单元、物体识别单元以及AI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语音识别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命令,并基于语音命令解析得到本次家政服务涉及的动作对象、动作对象的初始位置、需要交互的动作,并将所述动作对象、动作对象的初始位置、需要交互的动作发送至所述AI计算单元和所述物体识别单元;
所述传感设备,用于获取机器人主体所在环境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反馈至所述AI计算单元和所述物体识别单元;
所述物体识别单元,用于根据动作对象、动作对象的初始位置以及环境信息识别环境中所述动作对象相对于机器人主体的相对位置,并将所述相对位置发送至AI计算单元;
所述AI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对象、动作对象的初始位置、需要交互的动作、环境信息以及相对位置,采用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动作命令,并将所述动作命令发送至移动单元和机械臂;
所述移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I计算单元输出的动作命令进行移动;
所述机械臂,用于根据所述AI计算单元输出的动作命令对所述动作对象执行相应操作,以完成本次家政服务;
其中,所述基于持续学习方法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包括:
将家庭服务型机器人能够提供的家政服务分解为B个子任务,对于每个子任务b学习对应的深度技能网络,得到B个子技能策略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2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