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8298.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佰忠 |
| 主分类号: | F42B3/11 | 分类号: | F42B3/1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金属膜 作为 起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和膨胀性气体分别充入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0~25:45~65:15~35;2)将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三根管密封装入纳米加热管内;3)升压电路控制纳米加热管外壁的纳米金属膜在1~10秒内加热至600~8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瞬时将纳米金属膜升温,使得纳米加热管内气体膨胀,当膨胀超过纳米加热管的容纳体积时就会产生爆炸,解决现有技术爆炸点不均匀性的问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爆炸能量,提高爆炸动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爆装置,特别是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爆炸物品的起爆,都使用点起爆的方式进行,如子弹,是通过撞针撞击底火,由底火点燃弹壳内的火药,来达到推动弹头的。又如,炮弹,是在弹头部位装撞击点火装置,在弹头撞击地面后引燃弹体内的炸药。再如,智能可空中爆炸的装置,也是由电雷管点燃装置内的弹药的。
现有的起爆方式都为点起爆,近几年来,其起爆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见著报道的有短脉冲、高阻抗的雷管链、炸药爆炸网格、金属电爆炸网格、常电爆炸丝起爆技术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如电爆炸网格,可以大大缩小柱形起爆器直径,提高了输出能量;但该起爆方式需要较大能量快速脉冲电容器作为起爆能源,起爆电流要求高,控制各点爆炸点的均匀性也较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采用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使管内气体膨胀产生爆炸,解决现有技术爆炸点不均匀性的问题,可以短时间内产生爆炸能量,提高爆炸动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和膨胀性气体分别充入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 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0~25:45~65:15~35;
2)将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三根管密封装入纳米加热管内;
3)升压电路控制纳米加热管外壁的纳米金属膜在1~10秒内加热至600~800℃。
优选地,步骤1)中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三根管内充入的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都为气态。
优选地,步骤1)中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三根管内充入的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都为液态。
优选地,步骤1)中膨胀性气体管、氧气管和氢气管中三根管内装入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都为固态。
优选地,步骤1)中膨胀性气体、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20:55:25。
优选地,所述膨胀性气体管内充入的膨胀性气体为二氧化碳。
优选地,步骤3)升压电路20将纳米加热管外壁的纳米金属膜5秒内加热至7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瞬时将纳米金属膜升温,使得纳米加热管内气体膨胀,当膨胀超过纳米加热管的容纳体积时就会产生爆炸,解决现有技术爆炸点不均匀性的问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爆炸能量,提高爆炸动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为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中纳米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为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中纳米加热管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纳米金属膜作为起爆源的起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佰忠,未经王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8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