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耐久光泽花纹感织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18798.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军;李浩;徐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C15/00;D06C19/00;D06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耐久 光泽 花纹 织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耐久光泽花纹感织物的制造方法,在染色前设置高温轧光工艺,把尼龙纱线压平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然后通过高温染色时光泽固定,形成织物多回水洗后光泽不变的效果,同时,采用具有挡板的染色机,织物染色运行时通过和挡板的撞击使织物局部产生光泽强弱的差异,形成无规律自然的花纹效果织物。和现有市场的锦纶光泽花纹处理品比较,本发明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解决了光泽不持久的问题,同时在染色过程形成了花纹效果、简化了工艺,利用现有的设备实现了新的外观性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锦纶耐久光泽花纹感织物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均匀耐久光泽花纹且短流程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可广泛应用于面料生产及纺织服装行业。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光泽织物一般通过油面涂层、亮光膜贴合或染色最后一个工序进行轧光加工、花纹感主要通过压花工艺来体现。
具体地,市场上的光泽织物加工方式有如下两种:一种通过油面涂层、亮光膜贴合达到一定的光泽效果,但此方法严重影响织物的透气性和穿着舒适度,而且随着洗涤回数的增加涂层胶或亮光膜会损伤、严重会和布面分离,同时制造成本非常昂贵。
另一种基本采用的是染色最后一个工序进行轧光加工,但此方法洗涤后就会破坏布面的镜面反射效果、削弱了光泽,无耐久洗涤性。同时布面具有一定的花纹感主要通过压花工艺实现,但是无法做到无规律自然的花纹效果。
而本发明通过染色前的高温压光处理,液流染色时织物收缩处理,利用特定具有挡板的染色机染色,从而形成耐久光泽且具有无规律自然的纹路效果,对于尼纶的纱支设计没有特别要求,工艺简短、排污少、成本也能进行有效地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久光泽花纹感织物。
技术方案:一种锦纶耐久光泽花纹感织物的制造方法,在染色前设置高温轧光工艺,把尼龙纱线压平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然后通过高温染色时光泽固定,形成织物多回水洗后光泽不变的效果,同时,采用具有挡板的染色机,织物染色运行时通过和挡板的撞击使织物局部产生光泽强弱的差异,形成无规律自然的花纹效果织物。
作为优化:所述的挡板结构包括喷嘴、挡板、刻度盘和手柄;在喷嘴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手柄固定连接,手柄的上方设有刻度盘,挡板通过手柄可以进行伸缩调节,通过观察刻度盘的变化,可以精确实现调整挡板与织物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及冲击摩擦力的大小,使面料表面的光泽度能产生不均一的光泽差异造成所需的花纹效果。
作为优化: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精炼→预定型→轧光→空气机揉搓→染色→分布→烘干→树脂加工→定型,制得耐久光泽花纹感加工织物;其中:
所述的轧光条件如下:温度为170-192℃,布速为15-35m/min;
所述的空气机揉搓条件如下:温度为50-110℃,时间为30-60分钟、导布轮速为150-200m/min,风机功率为600-1400rpm;
所述的染色条件如下:主要条件如下:浴比为:1:7-10(布重:水重);最高处理温度为:95-105℃;循环时间为:50-70秒。
作为优化:所述的精炼条件如下:烧碱为15-30g/L,表面活性剂为2-5g/L,螯合分散剂为0.5-2g/L,经过95℃热处理后,70-80℃充分水洗。
作为优化:所述的预定型条件如下:温度为150-180℃,布速为35-100m/min。
作为优化:所述的树脂加工条件如下:加工温度为120℃-150℃,布速度为35~80m/min。
作为优化:所述的定型条件如下:温度为140~170℃,布速为30~100m/min。
作为优化:采用任何含锦纶素材的织物作为坯布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