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14589.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伟;曹达华;苏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4;A23L5/20;C09D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尹璐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烹饪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抗菌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设备,该抗菌不粘涂层包括:基体涂层;多个抗菌撒点,所述抗菌撒点设置在所述基体涂层的外表面上,至少两个所述撒点之间具有间隙,且多个所述抗菌撒点中含有可接触食品的抗菌剂。该抗菌不粘涂层同时具备较好的不粘性能、抗菌性能和可直接接触食品的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且通过设置抗菌撒点,既能够赋予不粘涂层较佳的抗菌性能,又不会影响不粘涂层的不粘性能,还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抗菌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抗菌早已成为主流趋势,抗菌空调、抗菌洗衣机早已问世,而在 食品领域,食品安全和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吃得放心,吃的安心成为人 们的最基本需求。但是众所周知,由于食品领域的特殊性,目前常用的抗菌技 术并不能解决食品领域的抗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 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直接接触食品、不会影响涂层不粘性能的抗 菌不粘涂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不粘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实 施例,该抗菌不粘涂层包括:基体涂层;多个抗菌撒点,所述抗菌撒点设置在 所述基体涂层的外表面上,至少两个所述撒点之间具有间隙,且多个所述抗菌 撒点中含有可接触食品的抗菌剂。该抗菌不粘涂层同时具备较好的不粘性能、 抗菌性能和可直接接触食品的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且通过设置抗菌撒点,既能够赋予不粘涂层较佳的抗菌性能,又不会影响不粘 涂层的不粘性能,还利于降低成本。
为方便理解,下面首先对该抗菌不沾涂层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原理进 行简单说明:
对于抗菌材料而言,通常其不粘性能较差,不能够单独形成不粘涂层。因 此通常在不粘涂料中添加抗菌材料,在基体上涂覆形成含有抗菌材料的不粘涂 层。但是由于抗菌材料通常以填料的形式加入,导致抗菌材料在不粘涂层表层 的含量较低,抗菌效果较差。而若单纯地加大不粘涂料中抗菌材料的含量,则 抗菌材料容易在涂层表层富集,会大幅度降低不粘涂层的整体的不粘性能。并 且,当上述不粘涂层应用到加热器具时,上述的不粘涂层中的抗菌材料(如银) 将会在底层附着,银的导热系数较高,会导致涂层底部传热较快而表层传热较 慢,容易造成不粘涂层内部受热不均匀而发生开裂或脱落的风险。本发明避免 将抗菌材料与不粘涂层进行混合,改为采用将抗菌材料设置在基体涂层的表面 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将基体材料传过来的热量快速的向食物传导,避免涂层出 现过热点而导致腐蚀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使涂层的受热均匀,避免涂层 出现开裂的风险,并且抗菌材料能够和食物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将热量快速的 传到食物,提高整体的传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菌撒点凸出于所述基体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可接触食品的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100nm,优选为 5~50n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菌撒点中还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月硅 酸钠和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 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脂肪 酸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X-100)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偶联剂包括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偶联剂中的 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所述不粘涂层的总面积,所述抗菌剂的含量大 于等于0.8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