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发生模组及可充电电流发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1948.4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歧林;王兴南;刘秦铭;孙沛瑶;伍尚显;陈申宇;王增煜;陈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2M7/44 | 分类号: | H02M7/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杨明莉 |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发生 模组 充电 装置 | ||
1.一种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荡模块,用于根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生成交流正弦电压;
隔离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并基于所述交流正弦电压生成可调节电压;
恒流源模块,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可调节电压转换为正弦电流;
输出模块,与所述恒流源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正弦电流放大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第一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负反馈支路,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正反馈支路,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反馈支路的第三端接地;
稳幅支路,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反馈支路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负直流电源连接;
所述负反馈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及电阻R3,所述电阻R2串联在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幅支路的第二端、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
所述正反馈支路包括第一电容、电阻R4、第二电容及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电阻R5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稳幅支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
电阻调节单元,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调节单元的第三端连接;
第二放大单元,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所述正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与所述负直流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共同构成双运算放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9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