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9062.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邝清林;冯彦洪;杨智韬;钱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32B27/18;B32B27/08;B32B27/06;B32B33/00;C08L23/06;C08L23/14;C08L67/02;C08L51/06;C08J5/18;B29D7/01;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收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热收缩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增透层、第一热收缩层、耐温层、第二热收缩层和第二增透层;
所述耐温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热收缩膜的厚度为4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层的材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粘度为0.6~0.8dL/g;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的材料中聚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0%;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包括第一茂金属聚乙烯和/或第一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第一茂金属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8~1.2g/10min;
优选地,所述第一茂金属聚乙烯的密度为0.91~0.92g/cm3;
优选地,所述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0.5g/10min;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1:(3~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层的材料还包括相容剂、爽滑剂或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的材料中相容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的材料中爽滑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5%;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的材料中抗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层和第一热收缩层的厚度比为1:(0.4~0.6);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和第二热收缩层的厚度比为1:(0.4~0.6);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收缩层和第二热收缩层的材料均包括第二茂金属聚乙烯和第二低密度聚乙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收缩层和第二热收缩层的材料中第二茂金属聚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各自独立地为70~95%;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收缩层和第二热收缩层的材料中第二低密度聚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各自独立地为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层和第一增透层的厚度比为1:(0.2~0.3);
优选地,所述耐温层和第二增透层的厚度比为1:(0.2~0.3);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透层和第二增透层的材料均包括第三茂金属聚乙烯和三元共聚聚丙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透层和第二增透层的材料中第三茂金属聚乙烯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0~90%;
优选地,所述第三茂金属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各自独立地为0.4~2g/10min;
优选地,所述第三茂金属聚乙烯的密度各自独立地为0.91~0.93g/cm3;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透层和第二增透层的材料中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10~25%;
优选的,所述三元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各自独立地为3~5g/10min;
优选地,所述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密度各自独立地为0.9~0.94g/cm3。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耐高温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增透层的材料、第一热收缩层的材料、耐温层的材料、第二热收缩层的材料和第二增透层的材料进行挤出、造粒、吹膜,得到所述耐高温热收缩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
优选地,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20~25;
优选地,所述造粒的温度为230~2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保护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桥梁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