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5529.4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海如 |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H02K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姝尹 |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搭配 充气 轮胎 电动车 轮毂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固定安装于免充气轮胎本体上,免充气轮胎本体两侧壁上形成有防脱凹槽,免充气轮胎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卡槽,包括端盖板、紧固螺栓和支撑圈,端盖板为两块且分别设于免充气轮胎本体两侧,每块端盖板的圆周侧壁上均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卡凸条,环形卡凸条适配插接于防脱凹槽内,每块端盖板内侧壁上还固定有限位环;紧固螺栓为多个且分别依次穿过端盖板侧壁及对应的多个卡槽,并位于环形卡凸条和限位环之间;支撑圈设于多个免充气轮胎本体和限位环之间。该轮毂电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紧凑性强,能够有效避免该轮毂电机空转及脱圈现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电动车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为了解决传统轮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充气且极易因车胎扎破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免充气轮胎也就营运而出。免充气轮胎也就是不用充气的轮胎,其不需要借助空气,仅利用轮胎自身材料和结构来实现支撑、缓冲性能,有效消除了传统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充气、补胎、爆胎等烦恼,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免充气轮胎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轮胎与轮毂卡合不够固定,使得免充气轮胎在受到电动车紧急刹车时容易产生相对转动脱圈以及轮毂空转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免充气轮胎的使用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防止产生空转及脱圈现象的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免充气轮胎与轮毂电机的卡合结构稳定性差、易产生脱圈及空转现象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防止产生空转及脱圈现象的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固定安装于免充气轮胎本体上,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两侧壁上形成有防脱凹槽,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均匀布置在同一圆周面上的卡槽,包括端盖板、紧固螺栓和支撑圈,所述端盖板为两块,两块所述端盖板分别设于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的两侧,且每块所述端盖板的圆周侧壁上均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卡凸条,所述环形卡凸条适配插接于所述防脱凹槽内,每块所述端盖板内侧壁上还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环形卡凸条设置;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卡槽适配且为多个,多个所述紧固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端盖板侧壁及对应的多个所述卡槽,用于将两块所述端盖板定位固定于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上,且多个所述紧固螺栓均位于所述环形卡凸条和所述限位环之间;所述支撑圈设于多个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和所述限位环之间,且其两侧壁分别与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内壁和所述限位环贴合布置。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通过利用环形卡凸条与防脱凹槽的插接连接结构,使得该轮毂电机能够牢固、紧密地安装于免充气轮胎本体上,有效防止该轮毂电机产生脱圈现象,通过利用紧固螺栓与端盖板和卡槽的连接结构,使得该轮毂电机与免充气轮胎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强,能够有效避免该轮毂电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发生空转,通过利用限位环及支撑圈,使得该轮毂电机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安装方便,且结构紧凑性强。本发明的一种搭配免充气轮胎的电动车轮毂电机,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紧凑性强,能够有效避免该轮毂电机空转及脱圈现象的产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免充气轮胎本体包括外圈、波形支撑层和内圈,所述内圈设于所述外圈内部,并与所述外圈同心布置,所述波形支撑层固定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防脱凹槽形成于所述内圈的两侧壁上,所述卡槽形成于所述内圈的内壁上,所述支撑圈外侧壁与所述内圈的环形内壁面贴合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海如,未经潘海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化光纤移动小车
- 下一篇:织网机中的大网目送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