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及相关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92839.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程倩豪;周磊;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K9/62;G06T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 地址: | 1026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面向 对象 分层 分割 建筑 垃圾 分离 方法 相关 产品 | ||
1.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谱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具有全色波段的空间分辨率的待分离遥感影像;
对所述待分离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第一主成分作为掩膜图像;对掩膜图像进行腐蚀运算得到标记图像;在掩膜图像的限制下,对标记图像进行形态学开重建图像处理得到形态学建筑指数影像处理的结果;将该结果与所述待分离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得到增强后的遥感影像;
将所述增强后的遥感影像输入预先建立的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知识规则分离模型,得到建筑垃圾和非建筑垃圾的分离结果,其中,所述知识规则分离模型包括第一层分离模型和第二层分离模型,第一层分离模型对所述增强后的遥感影像利用预设的影像波段进行光谱特征分析,根据光谱均值分布将第一易混淆地物分离为非建筑垃圾;第二层分离模型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几何和纹理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第二易混淆地物和建筑垃圾进行分离,第二易混淆地物分离为非建筑垃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易混淆地物包括道路和植被;第二易混淆地物包括建筑物和裸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影像波段包括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近红波段及经形态学建筑指数处理后的单波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分离模型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几何和纹理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第二易混淆地物和建筑垃圾进行分离,具体包括:
第二层分离模型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形状特征进行分析,根据长宽比和多边形紧致度将建筑物分离为非建筑垃圾,以及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离;以及,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根据同质性将裸土分离为非建筑垃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层分离模型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根据异质性将植被或阴影覆盖的建筑物分离为非建筑垃圾;
和/或,
第二层分离模型对经过第一层分离模型分离后的遥感影像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根据对比度将建筑垃圾覆盖的建筑物分离为非建筑垃圾。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层分割的建筑垃圾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建立建筑垃圾分离质量评价模型对建筑垃圾分离结果进行分离质量的评价;
分离质量的评价具体包括:
通过混淆矩阵、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总精度与Kappa系数衡量建筑垃圾分离的精度,根据精度评价建筑垃圾分离质量;
和/或,
判断分离的建筑垃圾范围与参考数据范围是否产生交集,其中参考数据为使用户外GPS采集以及目视解译的建筑垃圾堆积点的堆存位置及大致范围;
若分离的建筑垃圾范围与参考数据范围产生交集,则计算交集部分占参考数据范围的比例,在该比例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者,超出参考数据范围的建筑垃圾数量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分离质量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8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面跳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激光打印的高速扫描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