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9174.8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施中新;胡胜初;张凯铭;圣开光;崔阳明;高鲲鹏;段永龙;蒋元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虎皇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5;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王颖 |
| 地址: | 21426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沥青 包覆硅碳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乳化沥青90%~95%,纳米硅粉1%~2%,石墨3%~9%。本发明的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便于推广普及,环境友好,形成的电池电学性能优异,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850mAh/g,采用乳化沥青后,改善了沥青、石墨和硅三种材料的混合均匀性,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新能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对电池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碳负极材料在商业化电子产品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其存在着实际比容量低、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倍率性能较差等缺点,这阻碍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在碳负极材料中掺杂或嵌入一定量的硅,形成C/Si复合负极材料,可有效的提高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较多的研究结果和应用效果表明,碳和硅两者能否形成紧密的二元体系,对于C/Si复合负极材料的稳定性、电学性能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该方面的研究引来海内外的研究者的关注。
沥青是一类结构和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但其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因此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研究者们试图将沥青类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等领域;例如:中国专利ZL201610164454.B披露了采用磺化沥青和石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中国专利ZL201611190965.7披露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沥青的制备方法;此外,近年来,一些研究中也报道了采用沥青作为粘结剂包覆C/Si复合负极材料,用于提高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学性能。然而,目前的技术中通常采用沥青粉作为介质来包覆C/Si复合负极材料,在这种方式下,沥青粉、石墨和硅三组分很难混合均匀,沥青的粘结效果较差,C/Si复合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很难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善C/Si复合负极材料的包覆效果,促进电池电性能提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乳化沥青90%~95%,纳米硅粉1%~2%,石墨3%~9%。
一种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沥青加热融化,控制温度为130~150℃,并将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加入沥青中,搅拌均匀,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80~90℃水中,然后将沥青溶液倒入水中,在搅拌下形成乳化沥青;
S2、将乳化沥青、纳米硅粉和石墨在胶体磨中混合6~8h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提供喷雾干燥得到混合粉末;
S3、将混合粉末在800~1200℃下烧结,冷却后形成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的沥青为煤制沥青或石油沥青。
优选的是,所述的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衍生物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丁二酸酐-尿素和聚异丁烯丁二酸酐-乙醇胺的任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的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第一表面活性剂和第二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优选的是,所述的乳化沥青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和第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虎皇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虎皇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
- 下一篇:一株产4-甲基苯酚的煎盘梭菌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