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6185.0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飞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拔插理线 计算机 机箱 | ||
1.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机箱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上槽口(12),上槽口(12)底壁的右侧设有通风口,上槽口(1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转槽(19),两个转槽(19)之间设置有转轴(18),转轴(18)的外部固定调节有透明壳(17),透明壳(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盖板(15),且盖板(15)与透明壳(17)通过转轴(18)转动连接于上槽口(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口(12)的侧壁开设有两个线槽一(13)与两个线槽二(14),且线槽二(14)与线槽一(13)均和机箱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线槽二(14)与线槽一(13)在上槽口(12)侧壁呈轴对称设置,上槽口(1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线路锁止机构(3),每个线路锁止机构(3)均包括有横板(32)与挡板(31),横板(32)固定连接于上槽口(12)的底壁上,横板(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1),挡板(31)与横板(32)内开设有内槽(310),内槽(310)设置呈L形状,内槽(310)内设置有活动板(33)、折页(36)与传动绳(34),传动绳(34)远离折页(36)的一端贯穿内槽(310)的内壁并延伸于挡板(31)外,上槽口(12)底壁的中心设置有控制机构(5),两个线路锁止机构(3)经由控制机构(5)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的下表面开设有阶梯槽(16),且阶梯槽(16)设置与盖板(15)下表面的前侧,上槽口(12)内固定安装有台阶板(11),台阶板(11)设置与上槽口(12)内的前侧,且台阶板(11)的形状大小与阶梯槽(16)内的形状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36)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内槽(310)的内侧壁上,挡板(31)的左侧开设有外槽口(35),折页(36)远离内槽(310)内壁的一端贯穿外槽口(35)并延伸于挡板(31)外部的左侧,且折页(36)设置成压缩收紧状,折页(36)最外侧的一页固定连接于传动绳(34)靠近挡板(31)的一端上,传动绳(34)靠近挡板(31)的一端由折页(36)的右端贯穿至折页(36)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2)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39),活动板(33)滑动连接于活动槽(39)的内部,且活动板(33)的下端设置呈开口状,活动板(3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38),压缩弹簧(38)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槽(310)内的底壁上,活动板(33)通过压缩弹簧(38)滑动连接于活动槽(39)内,活动板(33)内的上壁固定连接有短绳(37),短绳(37)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设置有线筒(313),线筒(313)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动杆(311),转动杆(311)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内槽(310)的底壁内,线筒(313)通过转动杆(311)带动转动于内槽(310)内,线筒(313)设置呈工字形,线筒(3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扭簧(312),扭簧(312)活动套接于转动杆(311)外,且扭簧(31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内槽(310)的底壁,短绳(37)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活动缠绕于线筒(313)的内部,且短绳(37)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经由线筒(313)并贯穿折页(36)的右端延伸于折页(36)的左侧,短绳(37)设置于传动绳(34)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拔插理线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有上圆槽(52),上圆槽(52)开设于上槽口(12)的底壁,上圆槽(5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圆辊(51),圆辊(5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隔板(53),圆辊(51)外部的上下两方均活动套接有环板(55),每个环板(5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环槽(54),两个传动绳(3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环槽(54)内,且传动绳(34)在环槽(54)内呈缠绕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飞,未经杨永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1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弯管材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挂篮模板与桁架连接钩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