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4853.6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2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好氧菌 连续 自动化 培育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一种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它包括菌种培育区;菌种培育区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菌种培养盒沿摇动平台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所述的菌种培养盒结构为:盒体的两侧设有可开合的侧壁结构,在盒体内设有培养毯,培养毯内表面设有培养基,培养毯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的侧壁开启,培养毯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通过采用推拉输送装置驱动多个菌种培养盒移动的方案,能够实现纳豆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菌种培养盒和豆子发酵盒在菌种培育区和固体发酵区移动的时间就是整个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实现了产品的连续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好氧菌自动化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好氧菌,例如纳豆芽孢杆菌及其纳豆成品的生产工艺多采用人工辅以部分机械输送设备生产的方式,例如CN103829166A、CN 106722201 A中记载的制备方法。而纳豆芽孢杆菌属于好氧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现有技术中常用于微生物生产的罐体培育法不适合该菌种的培育。而人工参与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杂菌难以消除,影响最终成品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生产过程中菌种的培育耗费人力最大,而采用现有的工业大规模生产方法,培养基很容易混入到菌液中,从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经检索,未见现有技术中有较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能够实现好氧菌种的连续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参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能够便于实现智能化无人参与的生产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好氧菌连续自动化培育系统,它包括菌种培育区;
菌种培育区内设有多个互相连接成生产线的摇动平台,通过多个推拉输送装置驱动菌种培养盒沿摇动平台的生产线行走,以完成菌种培育。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结构为:盒体的两侧设有可开合的侧壁结构,在盒体内设有培养毯,培养毯内表面设有培养基,培养毯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的侧壁开启,培养毯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菌种培养盒结构为:盒体的侧壁设有滑槽,盒体滑动侧壁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盒体滑动侧壁通过拉簧与盒体连接,以使盒体滑动侧壁处于封挡状态。
盒体的底部设有延伸的足部,高度大于或等于盒体滑动侧壁的高度,在盒体滑动侧壁的底部设有拨杆,拨杆用于驱动盒体滑动侧壁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盒体内设有培养毯,培养毯内表面设有培养基,培养毯在盒体内构成蓄水结构,当盒体的侧壁开启,培养毯的两侧滑落,用于使菌液流出。
优选的方案中,在菌种培育区还设有菌液收集平台;
菌液收集平台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菌种培养盒行走的推拉输送装置;
菌液收集平台首端与摇动平台生产线的尾端连接;
在菌液收集平台的至少一侧设有开启导轨,开启导轨的底部与拨杆接触,开启导轨靠近菌液收集平台首端的一端较高,另一端较低,用于压下拨杆使盒体滑动侧壁向下滑动处于开启状态;
在菌液收集平台的至少一侧下方设有菌液收集槽用于收集菌液。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培养毯的结构为:在织物的外侧或内侧设有防水膜;
织物采用棉布或化纤,防水膜采用塑料膜或琼脂。
优选的方案中,推拉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气缸的活塞杆端头设有推板或拉板,用于推拉菌种培养盒一个身位,所述的一个身位是指菌种培养盒的一个长度或宽度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