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77864.1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元;闫文秀;李鹏霞;万本振;周新亮;陈华;畅兴刚;刘涛;张明娟;徐现荣;侯鹏宇;姚志刚;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支撑 装置 | ||
1.一种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支座、升降机构、连杆、第一支撑辊机构和第二支撑辊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连杆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连杆升降;
所述第一支撑辊机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辊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支撑辊机构上安装有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用于支撑芯棒,所述第一支撑辊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辊机构的控制下实现两个不同高度位置的调整;
所述第二支撑辊机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辊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支撑辊机构上安装有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支撑辊用于支撑毛管或芯棒,所述第二支撑辊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辊机构的控制下实现三个不同高度位置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机构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一L形摆臂;
所述第一伸缩件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杆上,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L形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一L形摆臂的拐角处铰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L形摆臂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伸缩件缩回时,所述第一支撑辊位于轧制位,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出时,所述第一支撑辊位于芯棒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辊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子机构、第二升降子机构、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二L形摆臂;
所述第一升降子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一端背靠背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子机构上,所述第三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L形摆臂的一端,所述第二L形摆臂的拐角处铰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二L形摆臂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升降子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三伸缩件的伸出长度,所述第二伸缩件和所述第三伸缩件均缩回时,所述第二支撑辊位于轧制位,所述第二伸缩件伸出且所述第三伸缩件缩回时,所述第二支撑辊位于毛管位,所述第二伸缩件伸出且所述第三伸缩件与所述第二升降子机构限位接触时,所述第二支撑辊位于芯棒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和所述第三伸缩件为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摆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辊、以及所述第二L形摆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辊均采用偏心轴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摆臂包括通过涨套连接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形摆臂包括通过涨套连接的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摆臂和所述第二L形摆臂上均刻有一个刻度线,所述第一L形摆臂上安装的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L形摆臂上安装的所述第二支撑辊处于同一个高度时,所述第一L形摆臂和所述第二L形摆臂上的所述刻度线相互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一L形摆臂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伸缩件与所述第二L形摆臂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轧机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子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子机构均为丝杠升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78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