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场拉压载荷标定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76529.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坤;刘克格;段垚奇;蓝洲远;田兆锋;张书明;叶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B64F5/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场 载荷 标定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飞机结构载荷测量和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场拉压载荷标定试验方法。该方法利用手动装置进行加载,手动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平台底座和平台横梁通过转动轴连接,载荷加载装置一端与固定在平台底座的双耳接头B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拉压传感器Ⅲ并和固定在平台横梁的双耳接头C连接,将试验件一侧与接头A连接,另一侧通过销轴Ⅲ和接头Ⅰ和接头Ⅱ连接,与拉压传感器Ⅰ和拉压传感器Ⅱ铰接的拉压传感器底座安装在平台横梁上。通过载荷放大可以实现小吨位液压/电动作动筒或者人工加载进行大载荷加载试验,并对试验载荷进行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结构载荷测量和强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场拉压载荷标定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结构中有很多部件,这些部件中有许多只受同一轴线拉压载荷的结构,如飞机操纵杆件、活动舵面控制作动筒等。需要对这些部件开展外场试验。然而,外场试验具有场地不固定且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特点,而大型设备较为笨重不方便移动且对基础设施条件要求较高。
并且,目前已应用的便携式加载装置受限于载荷限制,尤其在人工加载方式下,很难进行大载荷试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外场拉压载荷标定试验方法,现有技术中很难对飞机部件进行大载荷试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场拉压载荷标定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固定在平台横梁上的拉压传感器组件与试验件的一端固定连接,采用接头A将所述试验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平台底座上;
在所述接头A的与所述平台底座之间设置固定螺母,用于调节所述试验件的高度;
将所述拉压传感器与所述接头A相对设置,保证二者连线与Y轴平行;
将所述平台横梁与所述平台底座采用转动轴转动连接,保证所述平台横梁能够绕所述转动轴在XY平面内转动;
在所述平台横梁的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双耳接头C,在所述平台底座上设置双耳接头B,将载荷施加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双耳接头C连接,所述载荷施加装置的另一端与双耳接头B连接,所述载荷施加装置安装有拉压传感器Ⅲ;
所述平台横梁上沿所述平台横梁延伸方向设有平台横梁滑轨,所述双耳接头C能够在所述平台横梁滑轨上移动;所述平台横梁上还设有拉压传感器Ⅰ;所述平台底座包括: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一端上交叉设有底部纵梁,所述底部纵梁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底部纵梁和第二底部纵梁,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底部横梁;所述平台底座的底部横梁上设有双耳接头B,所述拉压传感器Ⅲ的另一端与所述双耳接头B之间设有载荷加载装置;
所述立柱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部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转动轴;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接头A;所述底部横梁上还设有线位移传感器和底部横梁滑轨,所述底部横梁滑轨沿所述底部横梁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线位移传感器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梁滑轨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部横梁滑轨上,所述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在X轴方向平移;所述底部横梁滑轨为T型槽,所述平台横梁滑轨为T型槽;所述双头接耳B和双头接耳C底部设有与所述T型槽配合的T型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集团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