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62134.4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29/34 | 分类号: | A01M29/34;A01M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农作物 根部 雷电 杀虫 机器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包括机体,机体两端一表面之间设置有驱动箱,驱动箱内设置有转向装置,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拍打装置,第二液压缸一端设置有雷电式杀虫装置。该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通过第一液压缸向前延伸和向后收缩做往返运动,延伸座与连接杆铰接,可带动延伸座左右偏转,使拍打板与农作物接触,拍打板左右偏转达到轻轻拍打农作物,飞虫受到惊吓从农作物上飞走,飞虫向上飞走与电网接触,当飞虫触及高压电网时,虫体造成电网短路,即会被电流、电弧杀灼或击晕、击毙,达到杀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农村作物要想长得好,除了施肥除草、科学管理,还要懂得如何预防病虫害的侵犯,经常会在夏末秋初时间段内在农作物上发现一种白色的飞虫,这种飞虫其实是一种飞虱,名为白粉虱,也是有害的虫类之一,每年会有很多代繁殖,从春季到秋季,多出现在农村树木、城市风景树以及农作物上,其成虫体长不足1毫米,翅展2毫米左右。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复眼红色,肾形,单眼两个,触角发达7节,翅白色无斑点。对人无害的,也不会传播病菌,但是白粉虱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不仅能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衰弱、干枯,它还是许多蔬菜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并且由它的幼分泌蜜露,会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并且数量极多,不易清理。
电蚊拍是一种小家电产品,电子高压灭蚊手拍以其实用、方便、灭蚊(苍蝇或飞蛾等)效果好、无化学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电蚊拍工作中,经升压电路在双层电网间产生1850V直流左右的高压电(电流小于10毫安,对人畜无害),两电网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当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它们吸入电网间,产生的短路电流随即将其电毙。电蚊拍的电路主要由高频振荡电路、三倍压整流电路和高压电击网DW三部分组成。当按下电源开关SB时,由三极管VT和变压器T构成的高频振荡器通电工作,把3V直流电变成18kHz左右的高频交流电,经T升压到约800V(放电距离估测),再经二极管VD2~VD4、电容器C1~C3三倍压整流升高到2500V左右,加到蚊拍的金属网DW上。当蚊蝇触及高压电网时,虫体造成电网短路,即会被电流、电弧杀灼或击晕、击毙。
可利用电蚊拍的杀蚊原理应用到农作物除虫上,现有的利用人工雷电流击杀农作物上的飞虫,无法自动对农作物进行除虫。针对这一问题,现设计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利用人工雷电流击杀农作物上的飞虫,无法自动对农作物进行除虫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农作物根部雷电式杀虫机器人及杀虫方法,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为U型结构,所述机体两端一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机体两端一表面之间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转向装置;
所述驱动箱周侧面固定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套接有驱动轮组,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为凹型结构,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拍打装置;
所述机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两个相邻所述防护板一端均与机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防护板一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设置有雷电式杀虫装置。
优选地,所述机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多个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风扇,多个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多个所述风扇均位于机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