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钥识别转换方法、系统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8799.8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康学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钥 识别 转换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钥识别转换方法,包括判断密钥的数据结构和密钥的加密对象;若所述密钥的数据结构为第一结构的密钥,则对所述第一结构的密钥进行分析,得到标识信息,判断所述密钥的加密对象是否为第一加密对象;若为所述第一加密对象,则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密钥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否则所述密钥的加密对象为第二加密对象,解析所述第二加密对象中的密文和偏移量信息,根据所述密文和偏移量信息对所述密钥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判断密钥的类型,根据所述密钥的类型对所述密钥进行解析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可以对未知密钥进行识别并解析,且支持多种格式的密钥信息读取以及格式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钥识别转换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密钥作为明文与密文转换算法中输入的关键参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遵循的标准也不一致,同种密钥可能有多种格式。
密钥格式不一给密钥的存储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密钥相关的记录说明性文档丢失,则需要拥有较高的密码学造诣的专业人员才能识别出密钥的种类并继续使用,否则密钥可能沦为无效数据。另外,非对称密钥的私钥可能会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加密保存,但是加密的方式也有多种。当不同用户和程序使用密钥时可能因为密钥的加密方式不同而无法正常使用密钥。这也给密钥的存储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现有识别密钥的方法为密钥使用人员从密钥的记录说明文档中确定私钥是否被加密并获取密钥的加密方式;从密钥的记录说明文档中获取密钥的算法;从密钥的记录说明文档中获取密钥的格式;根据已获取的密钥的算法和格式,使用指定的密钥解析算法解析出相应的密钥数据;随后进行数据的加解密操作;或者密钥使用人员不关注密钥是否被加密以及密钥的算法和编码格式,直接记录使用方式,直接进行加解密签名验签操作。
密钥的使用依赖相应文档的记录,一旦记录文档丢失或损坏,或者不方便传输相应的文档时,使用人员可能因为不知道密钥的使用方式而导致密钥无法使用,成为无效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密钥识别方法依赖说明文档,并且需要人工操作,针对每种密钥需要去查看对应的密钥说明文档,现有密钥的格式不一致,且无法自动对每种密钥进行密钥的格式转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钥识别转换方法,包括:
判断密钥的数据结构和密钥的加密对象;
若所述密钥的数据结构为第一结构的密钥,则对所述第一结构的密钥进行分析,得到标识信息,判断所述密钥的加密对象是否为第一加密对象;
若为所述第一加密对象,则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密钥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
否则所述密钥的加密对象为第二加密对象,解析所述第二加密对象中的密文和偏移量信息,根据所述密文和偏移量信息对所述密钥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
判断密钥的类型,根据所述密钥的类型对所述密钥进行解析操作。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结构的密钥进行分析,得到标识信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的语法对所述第一结构的密钥进行分析;
获取所述第一结构的密钥中对象标识符的数据值;
根据所述数据值查找所述标识信息。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密钥的数据进行解密操作包括
使用口令通过PBE算法生成与所述密钥的数据对应的第一密钥;使用所述第一密钥解密所述密钥的加密对象,获取明文。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密钥的类型对所述密钥进行解析操作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镜片的眼镜
- 下一篇:车辆轮胎工作状态监测传感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