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56350.8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鹏;贺斯进;夏明;张康健;陈星;徐腾飞;钟广;贾斌;曾云嵘;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06;E21D11/18;E21D11/10;E21D1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扰动 盾构 通过 方法 | ||
1.一种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盾构机到达需减少扰动地段,停止掘进;
S2:人工开挖土体,开挖圆形横截断面上部1/4圆的土体;
S3:对开挖的上部1/4圆的部分施作第一圆弧形钢支撑、上垂直素混凝土支撑、第一水平素混凝土支撑,上垂直素混凝土支撑和第一水平混凝土支撑的长度等于圆形横截面的半径,上垂直素混凝土支撑和第一水平混凝土支撑在圆心处连接,与第一圆弧形钢支撑在圆周处相连;
S4:人工开挖土体,开挖圆形横截断面上部另一1/4圆的土体;
S5:对开挖的上部第二个1/4圆部分施作第二圆弧形钢支撑和第二水平素混凝土支撑,第二水平素混凝土支撑与第一水平混凝土支撑、上垂直素混凝土支撑在圆心处连接,与第二圆弧形钢支撑在圆周处连接;
S6:人工开挖土体,开挖圆形横截断面下部第一1/4圆的土体;
S7:对开挖的下部第一1/4圆施作第三圆弧形钢支撑和下垂直素混凝土支撑,下垂直素混凝支撑与其它三个素混凝土支撑在圆心处连接,与第三圆弧形钢支撑在圆周处连接,四个素混凝土支撑形成十字形支撑;
S8:人工开挖土体,开挖圆形横截面下部第二1/4圆的土体;
S9:对开挖的下部第二1/4圆施作第四圆弧形钢支撑,四个圆弧形钢支撑彼此相连,连接成环,环形钢支撑和其内的素混凝土支撑组成环形支撑;
S10:重复S3—S9步骤,每向前开挖一段距离d设置一环形支撑,直至通过防止扰动的段落;
S11:盾构机启动,向前推进,破除素混凝土支撑;
S12:盾构机在隧道壁安装管片;
S13:盾构机后同步注浆;
S14:重复S11—S13步骤,向前推进,直至通过防止扰动的段落;
S15:盾构机正常向前推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平和垂直素混凝土支撑间有斜素混凝土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和垂直素混凝土支撑间有一个斜素混凝土支撑,斜素混凝土支撑与水平呈45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和垂直素混凝土支撑间有二个斜素混凝土支撑,斜素混凝土均匀分布在水平和垂直素混凝土支撑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在隧道纵向的间距d是0.5—3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在隧道纵向的间距d是1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在隧道纵向的间距d是1.5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在隧道纵向的间距d是2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在隧道纵向的间距d是2.5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减少扰动的盾构机通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支撑,横截面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3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壳激光焊接设备及其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基于重力的铸件传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