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炭-药物复合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6324.5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岱;呼晓雷;付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3/44;A61K47/04;A61P35/00;A61P31/04;A61P37/0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药物 复合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炭-药物复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体系是以纳米炭为载体,多肽、单抗或小分子药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纳米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结构,所述纳米炭的直径为20-90nm,优选为50-6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炭-药物复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炭为石墨烯、纳米炭颗粒、纳米碳管、碳量子点、富勒烯、纳米碳棒、纳米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墨烯或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炭颗粒优选为纳米炭黑。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炭与单抗组合时,纳米炭和单抗的质量比为10:1-1:2,优选为2:1-1:1;
所述纳米炭与多肽组合时,纳米炭和多肽的质量比为10:1-1:2,优选为2:1-1:2;
所述纳米炭与小分子药物组合时,纳米炭和小分子药物的质量比为10:1-1:2,优选为5: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体系的pH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体系还包括助悬剂,所述助悬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酸处理后的纳米炭均匀分散于含有助悬剂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制备成悬浮液;采用pH调节剂将悬浮液的pH值调至7.0-7.2,得到纳米炭悬浊液;
(2)将步骤(1)中获得的纳米悬浮液与单抗、多肽、小分子药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并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液;
(3)将步骤(2)中获得的混合液用高压均质机在50-100MPa的均质压力下进行均质,获得均质液,均质液的pH为4.0-5.0。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体系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炎症病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囊性纤维化、多发性硬化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体系在制备治疗肿瘤耐药和/或细菌耐药的药物中的应用。
9.纳米炭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炭的直径为20-90nm,优选为50-60nm;所述纳米炭为石墨烯、纳米炭颗粒、纳米碳管、碳量子点、富勒烯、纳米碳棒、纳米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墨烯或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炭颗粒优选为纳米炭黑。
10.纳米炭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炭的直径为20-90nm,优选为50-60nm;所述纳米炭为石墨烯、纳米炭颗粒、纳米碳管、碳量子点、富勒烯、纳米碳棒、纳米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墨烯或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炭颗粒优选为纳米炭黑。
11.纳米炭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炭的直径为20-90nm,优选为50-60nm;所述纳米炭为石墨烯、纳米炭颗粒、纳米碳管、碳量子点、富勒烯、纳米碳棒、纳米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墨烯或纳米炭颗粒,所述纳米炭颗粒优选为纳米炭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3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