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等值分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7472.0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仲覆;刘蔚;翟鹤峰;江出阳;洪潮;赵利刚;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F1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机组 等值 分群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等值分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S1、采集风电场每台风电机组的若干个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对应的数据;S2、从n台风电机组中随机选择一台未被分群的风电机组在m维空间内对应的点作为中心点;S3、计算移动向量;将符合预设条件的风电机组纳入群Cj,j为群编号,1≤j≤n;S4、根据移动向量更新中心点;S5、判断所述移动向量的模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若小于,跳转至S6,否则,返回S3;S6、判断所有的风电机组是否均被分群,若是,则输出所有群Cj,否则以j=j+1更新群编号,返回S2。本发明能够提高风电场的建模仿真效率,还保证了仿真精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计算过程自适应确定分群数量,无需事先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机组分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等值分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风电场的并网规模越来越大,风电场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为了充分分析风电场并网后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需要在电力系统仿真中进行较精准的风电场建模。然而,一个大型风电场可能由数以百计的风电机组组成,若对每台风电机组均建立详细模型,将大幅提升电力系统仿真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甚至面临“维数灾”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风电场的等值建模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用少数几台等值机组表征风电场,从而提高仿真效率。
而在风电场的等值建模过程中,风电场风电机组的等值分群方法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现阶段最常用的风电场等值分群方法是传统的单机等值法,即假设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在同一风速下运行,将全部机组的出力等相关参数简单相加而等值为1台风电机组。由于风电场内各机组的运行情况差别很大,单机等值法建模通常产生较大误差,仿真精度难以得到保证。现有其他分群方法如K-means算法需要在计算前输入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分群数量,该分群数量完全由主观确定,若分群数量选择不恰当将对仿真结果精度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等值分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提高风电场的建模仿真效率,同时保证仿真精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场机组等值分群方法,包括:
S1、采集若干个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对应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形成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矩阵A,其中,n为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台数,m为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的维度,即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的个数,anm表示第n台风电机组的第m个风电场分群判断指标的值;矩阵A的第i行,i≤n,为第i台风电机组在m维空间内的坐标,第i台风电机组在m维空间内对应的点为xi(ai1 ai2 … aim);令Sn为n台风电机组在m维空间内对应的点的集合,则xi∈Sn;
S2、从所述n台风电机组中随机选择一台未被分群的风电机组在m维空间内对应的点作为中心点;
S3、根据公式计算移动向量,其中,x∈Rm为中心点,xi∈Rm为与n台风电机组相对应的n个样本点,Sh为以x为中心的半径为h的高维球体,表示分群有效区域,其中包含k个样本点;将集合G=Sh∩Sn中的点对应的风电机组纳入群Cj,j为群编号,1≤j≤n;
S4、根据公式更新中心点;其中,为t状态下的移动向量,xt为t状态下的中心点,xt+1为t+1状态下的中心点;
S5、判断所述移动向量的模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若小于,跳转至S6,否则,返回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