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39373.8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玲;陈玫;罗琼仙;杨毅坚;陈继伟;陈红伟;陈春林;宁功伟;孙承冕;张文云;张建伟;杨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 地址: | 666201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热法 加工 小罐茶 茶叶 杀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茶叶杀青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清洗;(2)茶叶摊青;(3)茶叶杀青;(4)茶叶补杀;本发明通过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淘米水呈弱酸性,可分解茶叶残留的农药,提高茶叶的安全性;本发明采用滚筒杀青和锅式杀青相结合的方法,在滚筒杀青完成后,再次利用高温锅式杀青,能快速破坏和钝化鲜叶中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同时,在锅内均匀涂抹茶油,避免温度过高使得茶叶直接焦糊,提高了杀青质量,茶油散发的香味可以削减杀青产生的青臭味,能进一步提高茶叶杀青后自带的香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杀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
滚筒杀青机是以翻炒为主,兼有蒸杀作用的高效率连续式杀青机,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滚筒杀青机对茶叶进行快速杀青,但采用单一的杀青得到的的茶叶,很难保证香气和滋味的纯正。
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气热法加工的小罐茶茶叶杀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清洗:将鲜叶浸泡在淘米水中,以50-60r/min的转速搅拌3-5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2-3min,接着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
(2)茶叶摊青:将清洗后的茶叶沥干,将沥干后的茶叶平铺在竹匾上,随后放置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
(3)茶叶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10-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85-100℃,茶叶停留时间为5-6min;
(4)茶叶补杀:锅式杀青机加热至后170-190℃,向锅中均匀涂抹一层茶油,将步骤(3)中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1-2min。
优选的,步骤(1)中,捞出鲜叶并用清水反复冲洗2-4次。
优选的,步骤(1)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4min,搅拌完成后超声振荡3min。
优选的,步骤(2)中,茶叶的平铺厚度为1-3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18-22h。
优选的,茶叶的平铺厚度为2cm,茶叶的摊青时间为20h。
优选的,步骤(3)中,控制滚筒前中部的杀青温度为120℃,滚筒后部的杀青温度为90℃,茶叶停留时间为6min。
优选的,步骤(4)中,锅式杀青机加热温度为180℃,翻炒时间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